[发明专利]电气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33697.9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7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富田章文;梨本知伸;近藤英二;铃木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B19/00 | 分类号: | B25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 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二次电池和传递该二次电池的能量的至少两个端子的电动工具用的电池组与电气设备本体部连接的结构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现有的手握式电气设备(电动工具)。
在该电动工具中,在壳体本体部的内壁面中的电机后方位置安装有RFID标识。RFID标识是存储电动工具的信息,例如制造年月日、机种名、销售店等信息,能够将该信息发送到读取器等的电子部件,由微小的无线IC芯片构成。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与电动工具的电池组相关的技术。在该电池组中,在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保险丝等的电子部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4240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43362号公报
但是,在电机的附近安装RFID标识等的电子部件的结构中,存在由电机的磁场的影响而引起RFID标识等的误动作的可能性。
此外,在电池组的壳体内设置保险丝等的电子部件的结构中,二次电池容易受到保险丝熔断时的热的影响,不优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将电气设备的电子部件以难以受到例如电机的磁场的影响,且不对电池组的二次电池造成热的影响方式进行设置。
上述的课题通过各方面的发明予以解决。
第一方面的发明,是电动工具用的电池组与电气设备本体部连接的结构的电气设备,该电池组具备二次电池和传递该二次电池的能量的至少两个端子,该电气设备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电气设备本体部上形成有连接上述电池组的连接部,在该连接部上固定有具备连接上述电池组的端子的至少一对端子的端子支承板,在上述端子支承板上,在从上述连接部露出的表面侧设置有上述端子,在位于该连接部的内侧的上述端子支承板的背面侧安装有电子部件。
根据本发明,在电气设备本体部上形成有连接电动工具用的电池组的连接部,在该连接部上固定有端子支承板。而且,在上述端子支承板的背面侧安装有电子部件。由于电子部件远离电气设备本体部的电机等,所以上述电子部件几乎不会受到电机等的磁场的影响。
此外,由于电子部件安装在电气设备本体部的端子支承板上,所以例如即使在保险丝等电子部件发热的情况下,该热也不会波及到电池组内的二次电池等。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端子支承板的背面形成有收纳电子部件的凹部,该凹部的开口由与上述端子支承板重叠的部件保持。
因此,电子部件的安装变得容易,并且电子部件难以脱离。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电子部件是不正当带出禁止标识或保险丝。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电气设备本体部包括:前端工具;筒状的壳体本体部,其收纳向该前端工具提供旋转力的电机;和以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该壳体本体部的侧面的把手部,在上述电气设备本体部的把手部的突出端形成有连接上述电池组的连接部。
因此,能够使电子部件位于距离电气设备本体部的电机最远的位置。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端子支承板上的至少一对端子形成为轨道状。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使电气设备的电子部件难以受到例如电机的磁场的影响,且不对电池组的二次电池造成热的影响的方式对电气设备的电子部件进行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动工具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电动工具本体部的纵截面图。
图3是表示端子支承板的立体图(A图、B图)。
图4是表示端子支承板的变更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0…电动工具本体部(电气设备本体部);12…壳体本体部;15…把手部;15c…连接部;18…电池组;20…电机;30…端子支承板;31…端子;32…端子;34…方形凹陷部(凹部);35u…上表面(背面);35d…下表面(表面);38…保险丝(电子部件);40…罩(与端子支承板重叠的部件);43…电路基板;51…不正当带出禁止标识(电子部件);53…RFID标识(电子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图1~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电气设备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气设备是以电机为驱动源的电池式的冲击改锥(以下称为电动工具)。在此,图1是电动工具的整体侧视图,图2是电动工具本体部的纵截面图。此外,图3是表示端子支承板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端子支承板的变更例的立体图。
另外,图中的前后左右和上下表示电动工具的前后左右和上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36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