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即时通信和网络存储系统中进行文件压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30929.5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波;顾国泰;张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波;顾国泰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即时 通信 网络 存储系统 进行 文件 压缩 方法 | ||
1.在即时通信系统的文件发送方采用文件压缩的方法,其操作步骤包括:
a、将文件压缩程序以API方式嵌入在发送端用户程序中;
b、用户从操作系统文件目录中选择欲发送文件,形成“欲发送文件队列”;
c、压缩程序从欲发送文件队列中进行文件选择,并根据其文件扩展名判定该文件是否需进行压缩?为此,压缩程序中需预设一个不需进行压缩的文件扩展名列表,该列表中列出已经是压缩文件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例如:PNG,MP3,zip,RAR等等;
d、如果所取的文件的扩展名不属于上述列表,压缩程序则对该文件进行压缩处理,完成压缩操作后,再对之进行标记处理;
e、如果所取的文件的扩展名属于上述列表,则压缩程序不对该文件进行压缩处理,而直接对之进行标记处理。
f、内嵌的压缩程序对于经过其压缩的文件和未经其压缩的文件,均进行标记处理,例如:标记其原文件名称,压缩后的文件名称,原文件长度,压缩后的文件长度,对该文件采用的压缩算法等等。
对于未经过本系统内嵌的压缩程序进行压缩的文件,标记后的文件名和文件扩展名均使用其原来的文件名和扩展名;对于已由本系统内嵌的压缩程序进行压缩的文件,文件名仍使用原来的文件名,但文件扩展名则使用本系统内嵌压缩程序的压缩格式名称;
g、用户发送程序对内嵌压缩程序已进行标记处理的欲发送文件进行发送。
2.在即时通信系统的文件接收方采用文件解压缩的方法,其操作步骤包括:
a、将文件解压缩程序以API方式嵌入在文件接收方用户程序中:
b、文件接收方的用户程序对文件发送方发来的文件进行“文件接收”操作,并将其接收文件的名称送入“接收文件队列”;
c、文件接收方的解压缩程序,从“接收文件队列”中进行文件选取,并根据文件的扩展名判断它是否为需解压缩文件;
d、当接收文件的扩展名为本系统内嵌压缩程序所形成的文件格式时,则对该文件进行解压缩操作,并将解压后的文件名称送至“待读文件队列”;
e、当接收文件的扩展名不是本系统压缩程序所形成的文件格式时,则不对该文件进行解压缩操作,而直接将该文件名称送至“待读文件队列”;
f、文件接收方的用户程序,根据“待读文件队列”中的文件名称,对相应的文件进行显示。
3.在即时通信系统中的文件发送方,采用文件压缩的方法,其操作步骤包括:
a、将文件压缩程序以API方式嵌入在发送端用户程序中;
b、用户从操作系统文件目录中选择欲发送的文件;
c、内嵌的文件压缩程序对用户选择的欲发送文件自动进行压缩操作;
d、内嵌的文件压缩程序对已压缩的文件自动进行标记处理,如标记压缩后的文件名称,压缩后的文件长度,所采用的压缩方法等等;
e、用户发送程序对压缩程序已进行压缩和标记处理的欲发送文件进行发送。
4.在即时通信系统中的文件接收方,采用文件解压缩的方法,其操作步骤包括:
a、将解压缩程序以API方式嵌入文件接收端的用户程序中;
b、文件接收方的用户程序对文件发送方发来的文件进行接收;
c、文件接收方内嵌的解压缩程序,对用户程序所接收的文件自动进行解压缩操作;
d、文件接收方的用户程序,对已解压缩文件进行显示。
5.在即时通信系统的文件传输中采用压缩技术的方法,其主要特征是:将文件压缩程序和文件解压缩程序分别嵌入在即时通信系统的文件发送方用户程序和文件接收方用户程序中。当发送方用户选择好欲发送的文件时,内嵌的压缩程序先对之进行压缩,再由发送程序对已压缩的欲发送文件进行发送;当文件接收方收到发送方发来的文件时,先由内嵌的解压缩程序进行解压缩,再进行存储、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波;顾国泰,未经王金波;顾国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309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