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抓式花生脱粒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5816.8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凌美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美照 |
主分类号: | A23N5/01 | 分类号: | A23N5/01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里程 |
地址: | 330106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生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是一种对抓式花生脱粒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剥离花生大多靠手工,本人以前申请的《200410022957.2》是利用圆盘锯来切割花生的根茎,比用手工要省力,但有时因切割不到位还要从根茎上取下花生,效率还是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抓式花生脱粒机,该脱粒机可以直接把花生脱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对抓式花生脱粒机,包括机架和传动部件,在机架上、下固定有两根对应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脱粒爪,两根转动轴上的脱粒爪之间交叉分布。机架上、下固定设有两根对应有的转动轴,转动轴上设有脱粒爪,脱粒爪从转动轴的一端到另一端由短渐长,两根转动轴上的脱粒爪交叉分布;在机架的一侧的上、下设有两条传送带,传送带与同一水平位置的转动轴通过齿轮联动。转动轴通过电机带动。机架前部连接有自动喂入机构,自动喂入机构设有两条喂入输送带,上面的一条输送带前端设有轮,轮的边缘设有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构思新颖,成本低、使用方便,维护简便、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对抓式花生脱粒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对抓式花生脱粒机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对抓式花生脱粒机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对抓式花生脱粒机自动喂入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对抓式花生脱粒机,包括机架和传动部件,机架1上、下固定设有两根对应有的转动轴2,转动轴2上设有脱粒爪3,脱粒爪3从转动轴2的一端到另一端由短渐长,两根转动轴2上的脱粒爪3交叉分布;在机架1的一侧的上、下设有两条传送带4,传送带4与同一水平位置的转动轴2通过齿轮联动。转动轴2通过电机带动。机架1前部连接有自动喂入机构,自动喂入机构设有两条喂入输送带5,上面的一条输送带5前端设有轮6,轮6的边缘设有爪7。
对抓式花生脱粒机是模仿手工摘果演变而来的,轮爪7抓入花生果实,由输送带5喂入脱粒机,喂入脱粒机由脱粒机上的传送带4传送,传送带4下部一组由固定滑轮导向,上部一组由带有弹力滑轮导向,而起到压紧输送的效果。传送带4送入脱粒区,脱粒区内因转动轴上脱粒爪从转动轴的一端到另一端由短渐长,由脱粒爪的长短分为脱粒段和散解段。在脱粒区的散解段进行散解,以分散阻力,再进入脱粒段进行脱粒。脱粒爪3是由两组固定在转动轴2上的脱粒爪3转动方向相反,错位相加并且转动方向与传送带4的运动方向相垂直,即上下两组爪距都大于花生的直径,在错位相加的时候,间距小于花生的直径。这种错位相加的优点是当脱粒爪3离开脱粒区的时候不滞留花生。散解原理:在散解段的爪距相加后大于花生并朝压紧输送带运动方向爪由短逐步加长,即散解由浅深入。自动喂入机构,人工拨秧摆成平行两行,果实朝内,均匀放平。提升、喂入输送带直接伸到地面,利用托叉8和输送带5轮6缘上的爪7来实现自动提升,自动喂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美照,未经凌美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5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