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12400.0 申请日: 2009-08-19
公开(公告)号: CN101990850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发明(设计)人: 叶海辉;王桂忠;林琼武;李少菁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蟹苗 分级 培育 移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青蟹养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

背景技术

青蟹(Scylla spp.)是我国南方沿海各省传统养殖的海水蟹类,在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已被列为主要发展品种之一。长期以来,青蟹养殖的苗种来源于天然海区,受制于自然条件,数量难以保障。提供足量的健康苗种,已经成为青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青蟹人工育苗技术已经获得成功,逐渐达到了产业化的水平。

蟹类苗种培育包括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和仔蟹3个阶段阶段。河蟹培育到大眼幼体就可以出售蟹苗。梭子蟹的蚤状幼体只有四期,大眼幼体和仔蟹阶段自相残杀不如青蟹严重。目前河蟹和梭子蟹的人工育苗,从蚤状幼体培育到大眼幼体及仔蟹阶段,都可以在原池内进行高密度培育并获得高产。

青蟹苗种培育包括蚤状幼体(第1~5期),大眼幼体和仔蟹这3个阶段。这3个阶段幼体的营养需求、行为习性、生态适应各不相同。蚤状幼体营浮游生活,没有自相残杀的习性,可以高密度培育;大眼幼体营游泳生活,具有集群和自相残杀的习性;仔蟹营底栖生活,埋藏在泥沙中生活,脱壳期间自相残杀很严重。目前养殖户只放养仔蟹,尚未接受大眼幼体为蟹苗,因此必须针对青蟹大眼幼体和仔蟹的生物学特点,改进人工育苗技术,提高苗种成活率。

公开号为CN1961658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一种青蟹蟹苗淡化培育方法,在培育池内投放遮蔽物,大眼幼体放养密度为2000~5000尾/m2,投喂饲料每日投喂至少2次,整个培育过程连续充气;池水初始盐度为22~26,蟹苗淡化从大眼幼体的第2天开始,每日换水和添加淡水至少1次,淡化时间为7~15天,经过逐步淡化,池水盐度最低降到4~12。建立了青蟹蟹苗淡化培育模式,淡化培育出来的第1~3期仔蟹存活率达60%以上,培育出来的低盐度蟹苗(第1~3期仔蟹)能够适应盐度5~12的低盐生活,对于青蟹养殖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青蟹苗种的分级培育及移苗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蚤状幼体阶段的培育:将蚤状幼体放在培育池中进行培养,水温23~29℃,盐度24‰~31‰,培养12~18天后,将幼体转移到大眼幼体培育池进一步培育;

2)大眼幼体培育池的准备:大眼幼体培育池的面积为100~300m2,在大眼幼体培育池中培育藻类、丰年虫、桡足类等生物饵料;

3)择第五期蚤状幼体的最后一天,或者是大眼幼体的第一天进行移苗;

4)大眼幼体阶段的培育:控制大眼幼体放养密度为1000~2000只/m3;或放养第五期蚤状幼体,放养密度为2000~4000只/m3,该阶段投喂丰年虫、桡足类和鱼糜,投喂数量为大眼幼体体重的1~2倍,大眼幼体培育池的水温为24~32℃,盐度为15‰~26‰,经过4~8天,将大眼幼体转移到仔蟹培育池进一步培育;

5)仔蟹阶段的培育:仔蟹培育池的面积为0.5~3亩,水温为26~33℃,盐度为10‰~20‰,仔蟹培育过程,及时起捕出售蟹苗,以提高成活率和增加经济效益。

在步骤1)中,所述培育池的体积最好为15~30m3,所述培养的布苗密度最好为15~25万只/m3,所述培养的饵料最好是第一、二期蚤状幼体的饵料以轮虫为主,同时投喂少量配合饵料,第三期至第五期蚤状幼体饵料以丰年虫的无节幼体为主。

在步骤2)中,所述大眼幼体培育池与蚤状幼体培育池的水温差最好小于3℃,大眼幼体培育池与蚤状幼体培育池的盐度差最好小于3‰。

在步骤3)中,所述移苗的操作程序为:

(1)移苗之前,原池水位为1.2~1.5m,采用60~80目换水网,用3~4条直径1~1.5寸的虹吸管从换水网内快速滤水入200目的集苗网箱,集苗网箱置于充满海水的缓冲池内,虹吸滤水至60~70cm水位,该阶段青蟹幼体不会滤出,只滤出饵料,用300目捞网将集苗网箱内的饵料带水捞出转移到大眼幼体培育池;

(2)移开换水网,用2~4条直径1~1.5寸的虹吸管直接滤水至30cm水位,饵料和少量幼体被虹吸出来,用300目捞网将集苗网箱内的饵料和幼体带水捞出转移到大眼幼体培育池;

(3)原培育池至30cm水位时,幼体趋光聚集成群,将苗转移到大眼幼体培育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2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