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1125.0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0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吉士;吕家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20;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素华 |
地址: | 350015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多媒体技术相当发达,就显示器而言,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点的液晶显示器已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图1为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的系统架构图。请参照图1,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100包括显示面板110、闸极驱动器120、源极驱动器130、时序控制器140、升压电路151、152、电源模块160以及背光单元170。背光单元170包括多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行171~173以及电流驱动器174。
升压电路151会提升输入电压VIN1的准位,产生一电源电压VDD1。电源模块160则会依据电源电压VDD1来产生闸极驱动器120的工作电压VOP11、源极驱动器130的工作电压VOP12以及显示面板110的共同电压VCOM1。闸极驱动器120与源极驱动器130会在时序控制器140的控制下,致使显示面板110产生影像。
电流驱动器174提供LED串行171~173所需的电流,致使背光单元170产生显示面板110在显示影像过程中所需的光源。由于背光单元170必需采用一高电压VLED1才能驱动LED串行171~173,因此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100必需利用另一升压电路152来产生LED串行171~173所需的高电压VLED1。
因此,现有技术液晶显示器100必需花费两组升压电路151与152才能产生闸极驱动器120与源极驱动器130的工作电压VOP11与VOP12、显示面板110的共同电压VCOM1以及驱动LED串行171~173所需的高电压VLED1。这种情况不仅限制了液晶显示器100的微型化,更增加了液晶显示器100的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只需利用一组升压电路就可产生液晶显示器的内部电路所需的电压,其具有较小电路布局面积以及较低制作成本的优势。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一显示面板,包括多数个画素;
一升压电路,接收一输入电压,并产生一输出电压;
一背光单元,连接至所述升压电路,依据所述输出电压,产生所述显示面板所需的光源;
一电压供应单元,连接至所述升压电路,依据所述输出电压产生一第一工作电压、一第二工作电压以及一共同电压;
一闸极驱动器,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压供应单元,用以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以产生多数个闸极脉冲;以及
一源极驱动器,连接至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电压供应单元,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以配合所述闸极脉冲来驱动所述画素。
还包括一第一电压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升压电路,通过调整所述输出电压而产生一光源驱动电压。
还包括一时序控制器,连接至所述闸极驱动器与所述源极驱动器。
所述该背光单元包括:
复数个发光二极管串行,其中每一发光二极管串行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升压电路;以及
一电流驱动器,连接至每一发光二极管串行的第二端,产生并控制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行的电流。
所述电压供应单元包括:
一第一电压产生器,连接至所述升压电路与所述闸极驱动器,依据所述输出电压而产生所述第一工作电压;
一第二电压产生器,连接至所述升压电路,依据所述输出电压而产生所述共同电压;以及
一第二电压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升压电路与所述源极驱动器,通过调整所述输出电压而产生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所述第二电压控制电路包括:
一放大器,具有一正输入端、一负输入端以及一输出端;
一第一电阻,其第一端接地,其第二端连接至所述负输入端;
一第二电阻,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负输入端,其第二端连接至所述输出端;
一第三电阻,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升压电路,其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正输入端;
一第四电阻,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正输入端,其第二端接地;以及
一第一电容,其第一端连接至所述输出端,其第二端接地,
其中,该电压控制电路通过所述输出端产生所述第二工作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1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覆晶式四方扁平无引脚型态封装结构及其制程
- 下一篇:源极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