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动靠泊装卸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111021.X | 申请日: | 2009-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康;施华郎;刘芬元;唐庆平;朱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3B21/00 | 分类号: | B63B21/00;B63B35/44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秀丽 |
| 地址: | 350004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靠泊 装卸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靠泊装卸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浮码头是港口工程中的一种码头结构形式。由于用以靠泊的趸船吃水和干舷相对固定,比较适宜作工作船、客船和油船码头,便于靠泊、装卸和人员上下,也可作为修造船厂的舾装码头,但不宜建成装卸作业量大面广的货运码头。
浮码头趸船通过撑杆和活动引桥由固定撑杆墩和引桥座作刚性支撑,以承受靠船力和风浪作用所产生的撞击力。在灾害性天气条件下,往往造成局部或整体损坏,安全性差。目前主要用于内河和沿海遮蔽海域的中小型码头。从而使其在风浪较大的开敞和半开敞海域使用受到限制,也难以向大型化发展。常规固定码头可以作为多种用途的货运码头,但因受自然条件、码头结构形式、建造工艺等因素制约,造价高、施工周期长,作为其他专用码头,如船厂舾装码头、滚装码头、散货码头或油码头使用,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承受靠船力和风浪作用所产生的撞击力而不易损坏、提高货运码头装卸作业量的浮动靠泊装卸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固定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组浮动靠船墩,所述的浮动靠船墩设置在固定作业平台的一侧或两侧;浮动靠船墩由上部结构、下部浮箱、流体动力阻尼装置、靠船构件、护舷材、辐射状多点锚泊设备构成,上部结构的下方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部浮箱,两两下部浮箱之间设有流体动力阻尼装置,流体动力阻尼装置位于上部结构下方,上部结构的上表面的一侧设有靠船构件,靠船构件的外侧设有护舷材,上部结构的上表面设有辐射状多点锚泊设备。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浮动靠泊装卸系统的主体结构由辐射状多点锚泊系统定位的浮动靠船墩和固定作业平台组成。其主要优点是浮体与浮体之间,浮体与固定构建物之间在靠船作业和风浪流组合作用下不会相互发生剧烈碰撞,提高了浮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中小型码头,可用常规浮码头趸船改造成浮动靠船墩,对于大型和超大型码头,则根据实际使用要求,为减少浮动靠船墩在靠泊作业时的位移量,将主甲板以下设计成双体或多体结构,合理增设流体动力阻尼装置,以增加浮体水线以下侧投影面积和带水质量惯性矩,可有效衰减浮体受外力作用后所产生的运动能量,减少各向位移值,保持浮体的相对稳定,除提高浮体在大风大浪中的生存能力外,还有效保证了船舶靠泊的安全性。在主甲板外侧,按设计代表船型干舷高度和平行舯体长度,合理设置专门的靠船构件,以增加浮动靠船墩的有效工作干舷,便于大型船舶的系泊作业、人员上下和靠泊时的稳定性,为浮码头系统向大型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利用固定栈桥将码头前沿向深水区延伸,能把浅水锚地变成深水港。
附图说明
图1:浮动靠船墩典型横剖面示意图。
图2:设有浮动靠船墩的滚装码头总平面布置图。
图3:设有浮动靠船墩的船厂舾装码头总平面布置图。
图4:设有浮动靠船墩的散货、液货码头总平面布置图。
标号说明:1浮动靠船墩、1-1上部结构、1-2下部浮箱、1-3流体动力阻尼装置、1-4靠船构件、1-5护舷材、1-6辐射状多点锚泊设备、2固定作业平台、3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4所示:本发明的浮动靠泊装卸系统包括固定作业平台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若干组浮动靠船墩1,所述的浮动靠船墩可以设置在固定作业平台的一侧或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未经福建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1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捆钞一体机用捆扎带传动导向及张紧机构
- 下一篇:机车喷射引擎的油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