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梁柱式临震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10950.9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7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程;薛贤秀;吕志刚;牛国祥;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柱 式临震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地震临震时的梁柱式临震报警器。
背景技术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在瞬息间就可对地面建筑物等造成严重破坏。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地震区分布广大,历史上多次大地震都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过巨大损失。
为了防御地震灾害减轻人员损失,世界各国对地震预报、工程抗震、地震监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除了采取工程抗震措施切实有效的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之外,积极探索地震预报方法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地震预报难度很大,现在科技水平仍远远不能实现。其中有关地震临震监测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有一些相关的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1078777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震临震监测预报的方法及依据该方法的地震临震报警器。该方法是通过监测地球内部产生的微波能量的变化情况来预报地震。临震报警器是通过微波谐振腔体聚集地震来临时地球内部产生的大量的微波能量,利用微波能量的加热脱水效应,使腔体内天平一端的贮水物因脱水而质量减少,这样天平的另一端下沉,接通连接电铃的接触开关,电铃响而报警。并根据监测腔体内空气温湿度计的数值的大小判断震级的大小。
公开号为CN101303790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地震临震预测预报装置,包括测量管,设置于测量管内的地压、地震探头,以及测量管外与其电连接的地压、地震显示器,特点是测量管内还设置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与测量管外的温度显示器电连接;所述地压、地震、地温显示器分别与报警鸣叫器电连接。该发明主要是针对地震即将来临时而设计的,当地震来临前的几分钟或数分钟,地压、地震、地温必然会发生异常现象,其中的任一探头输出给显示器信息值超过规定范围,报警鸣叫器则会鸣叫,从而能及时地向人们报警,为挽救生命争取时间。
公开号为CN101324980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一种多级放大摇晃式全方位临震报警器,能在临震时地表开始轻微摇晃下以力学多级放大产生报警。它由一个机外壳和下底座,一个机内部件装置架,下连接一个用来增加摇晃的X形底座,装置架上设多组二级增大摇摆的软弹簧支架和软弹簧晃动触头球,多组多个电路触头、多组电路接触器、一个报警发声器、一个电池组和一个变压器等组成。当大地震将临时地层有轻微晃动之际,该报警器通过三级物理传递使摇摆增大,经放大后的晃动触发报警电路闭合实现自动报警,从而提醒人们及时躲避。
另外,公开号为CN101350128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一种吊锤摇晃墙壁灯形临震报警器,公开号为CN101350129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一种立锤式增大摇晃连墙壁灯形临震报警器,公开号为CN101350130的发明专利申请提供一种立弹簧锤式连墙壁灯形临震报警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敏度较高、结构简单、便于普及的梁柱式临震报警器。
本发明设有外壳、指南针、东西向水平振子、南北向水平振子、上下振子、铃铛和连接柱。指南针设于外壳顶部中间,东西向水平振子、南北向水平振子分别设于外壳底部上,东西向水平振子位于指南针的正西方向,南北向水平振子位于指南针的正南方向,连接柱的上端接指南针,连接柱下端接铃铛,上下振子设于铃铛上方,上下振子的一端固定在外壳内侧。
所述指南针可采用带水准泡的液浮式指南针。
本发明从地震灾害发生时地震波作用规律出发,给出一种灵敏度较高的小型临震报警装置,在地震开始发生早期可对最先到达的早期微小地震发出警报铃声,可提醒用户迅速采取避险措施,可作为家用小器件,摆设在卧室床头、起居室、办公室等各种人员活动的建筑物内,在地震来临时发出铃声,起到即时报警作用。同进,可根据铃声大小判断地震强弱,可根据摆动的上下振子判断地震作用方向;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加配置指示灯、电子报警器、扩音器、地磁场变化指示器等附加装置;可根据每个建筑物特性量身定做该建筑物安全状况报警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本发明实施例设有外壳2、带水准泡的液浮式指南针(S和N分别为南极和北极)1、东西向水平振子3、南北向水平振子4、上下振子5、铃铛6和连接柱7。带水准泡的液浮式指南针1设于外壳2顶部中间,东西向水平振子3、南北向水平振子4分别设于外壳2底部上,东西向水平振子3位于带水准泡的液浮式指南针1的正西方向,南北向水平振子4位于带水准泡的液浮式指南针1的正南方向,连接柱7的上端接带水准泡的液浮式指南针1,连接柱7下端接铃铛6,上下振子5设于铃铛6上方,上下振子5的一端固定在外壳2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109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