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状网网络的监测方法及节点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8861.0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1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迈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H04W40/02;H04W84/18;H04W88/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明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网状 网络 监测 方法 节点 | ||
1.一种无线网状网网络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得网络中需要监测的节点和路径信息;
根据网络中所述节点与路径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得网络中链路覆盖最大、节点最少的监测代理候选集合,在所述代理候选集合中选择节点驻留权值较大的节点集合,作为监测代理;
采用所述选择的监测代理监测所述无线网状网网络;
在监测到网络故障时向故障管理中心发送所述网络故障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网络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网络中链路覆盖最大、节点最少的监测代理候选集合的步骤中,包括:
所述获得的监测代理候选集合的节点数量占网络中节点总数的三分之一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网络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代理候选集合中选择节点驻留权值较大的节点集合的步骤中,所述节点驻留权值是:
在节点进入所述网络时网络接入控制中心根据节点情况分配给节点的驻留权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Ti=Wi(r,l,t)
且wi(r,l,t)∈[0,1]
式中,r为节点在网络中承担的角色参数,l为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参数,t为节点与网络接入控制中心所协商的驻留时间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网络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监测到网络故障时向故障管理中心发送所述网络故障报告的步骤中,监测到的网络故障包括:
节点移动或物理链路失效引起的网络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网络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网络中需要监测的路径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以网络中路由作为关联反映出节点与节点间链接的关系矩阵;
删除所述关系矩阵中所有列元素值为0的路径,得到需要监测的路径信息。
6.一种无线网状网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节点路径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网络中需要监测的节点和路径信息;
监测代理选择单元,用于根据网络中所述节点与路径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得网络中链路覆盖最大、节点最少的监测代理候选集合,在所述代理候选集合中选择节点驻留权值较大的节点集合,作为监测代理;
网络节点监测单元,采用所述选择的监测代理监测所述无线网状网网络;
故障报告发送单元,用于在监测到网络故障时向故障管理中心发送所述网络故障报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驻留权值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节点进入所述网络时网络接入控制中心根据节点情况分配给节点的驻留权值,并采用计算公式如下:
Ti=Wi(r,l,t)
且wi(r,l,t)∈[0,1]
式中,r为节点在网络中承担的角色参数,l为节点在网络中的位置参数,t为节点与网络接入控制中心所协商的驻留时间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套标准的802.11 Wi-Fi射频组件和两套网状网络架构MEA移动宽带射频组件,其中一套Wi-Fi和MEA射频组件工作在2.4GHz免许可频段,另一套工作频率为5.8GHz公共安全许可频段;
所述2.4GHz频段使用的频率范围为2400MHz~2483.5MHz,共分为4个信道,包括一个Mesh信道,1个802.11g信道,4个信道带宽均为20MHz;
所述5.8GHz频段所使用的频率范围为5725~5850MHz,共分为148个信道,第一个信道为Mesh信道,信道带宽为20MHz,是控制和数据共享该信道,第二个开始为802.11a信道,信道带宽为10MHz。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状网网络节点是无线接入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网状网网络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连接授权服务器,包括防火墙、摘要式身份验证单元、以及优先开放最短路径计算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迈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迈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88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