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03461.0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培生;何浩;何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培生 |
主分类号: | C10J3/22 | 分类号: | C10J3/22;C10J3/34;C10J3/76;C10J3/84;C10J3/7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先芸;梁展湖 |
地址: | 404000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燃料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化炉。
背景技术
气化炉是一种主要用于将木屑、秸秆、柴禾等生物质燃料在缺氧环境下燃烧,从而产 生出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再加以利用的装置,其特别适合广大农村使用。现有的 一种气化炉,包括炉体、炉盖、鼓风机和输气系统,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带通气孔的分隔 板将炉体内腔分隔为上部的制气室和下部的炉灰室,炉灰室上设置有出灰口和进风口,所 述进风口与鼓风机相连;所述输气系统包括净化器、二次通风管、废气管和燃气管道,其 中净化器下方设置有进气管与制气室上的出气口相连,净化器上方设置有出气管与燃气管 道相连接,二次通风管一端与鼓风机出风口相连,另一端与燃气管道相连,二次通风管上 还设置有开关阀,废气管与燃气管道相连。这种现有的气化炉,能够较好地实现固体燃料 到气体燃料的转换,但是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烧空现象,气化炉的燃气转化率低下。
在气化炉的现有技术中,CN201193836Y公布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该气化炉包括燃料 筒、鼓风机、和燃气过滤罐,燃料筒有筒体和筒盖组成,筒体通过带通气孔的隔板分筒体 为上部的碳化制气室和下部的空气室,空气室的筒壁上设进风口,鼓风机安装在进风口上, 碳化制气室的上部筒壁上设供气口,供气口上的供气管连通燃气过滤罐,燃气过滤罐通过 软管连通灶具,筒体的顶部通过水封槽安装筒盖。其具有原料来源广,用途广,安全环保 等优点。CN2459548Y公布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和风机,其炉体为一有底竖直圆 筒,其顶部设有炉盖,其下部设有炉条,炉条下为除灰室,炉体外壁正面设有炉门,靠近 炉条处设有送风口,送风口连接设置于炉外的风机的出风管;在炉体的上部侧壁有向外送 气管,该送气管连接一三通,该三通的一个出口连接向上竖直的烟囱,该三通的另一个出 口连接使用燃气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农业废弃物经过无污染的燃烧处理,产生可燃性气 体以供农村和小城镇家庭炊事、采暖、烘干和热水等多种用途,且具有结构简单,不污染 环境的优点。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气化炉专利同样存在燃气转化率低下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时 不易出现烧空现象,燃气转化率高,节能性好的气化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化炉,包括炉体、炉盖、鼓风机和输气系统,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分隔板将炉 体内腔分隔为上部的制气室和下部的炉灰室,炉体下方设置有出灰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 口位于炉灰室外壁并与鼓风机相连,所述输气系统包括净化器、二次通风管、废气管和燃 气管道,其中净化器下方设置有进气管与制气室上的出气口相连,净化器上方设置有出气 管与燃气管道相连接,二次通风管一端与鼓风机出风口相连,另一端与燃气管道相连,二 次通风管上还设置有开关阀,废气管与燃气管道相连,所述的分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 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分隔板的四周,“分布于所述分隔板的四周”的 意思即指在分隔板的中间部分位置不设置通气孔。
本发明人仔细分析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发现出现烧空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火焰燃烧时 炉体内的温度不均匀,炉体中心处的温度高于四周的温度,所以处于炉体中间的燃料就会 先燃烧完毕造成较大的空间间隙,出现烧空现象。由于炉体内燃料需不完全燃烧才有利于 转化释放出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气体,所以当出现烧空现象后,制气室内燃料之间的间隙空 腔增大,大部分燃料就会在制气室内直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使得燃气转化率低下。本技 术方案中针对此点对炉体内的分隔板进行了改进,将其上的通气孔只设置于分隔板的四 周,分隔板中间部位不设置通气孔,这样鼓风机吹入的空气大部分用于了炉体制气室内四 周温度较低处的燃料燃烧,可使得炉体内制气室四周的温度与中间部分的温度基本保持均 匀,这样燃料燃烧均匀,避免了烧空现象的产生,进而大大提高了燃气转化率,更加节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培生,未经何培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034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平面光波导集成的单纤三向波分器
- 下一篇:一种香辣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