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敏感型优质早稻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7718.6 | 申请日: | 200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殿星;舒小丽;韩娟英;周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敏感 优质 早稻 培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早稻的培育方法,尤其是温度敏感型优质早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早稻既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又是粮食生产的难点,其持续稳定生产具有战略重要性。目前,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稻主要为早籼稻,与早籼稻杂交培育的早粳也因为品质对温度敏感,早季种植时仍表现垩白大外观品质差,食味品质也与晚粳稻相距甚远。早稻因品质差、效益低,广大稻农的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造成全国早稻种植面积连年大幅度锐减,已经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定生产。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高农民的收入、发展效益农业。因此,根本改善早稻的品质,不仅有利于提高种植效益,更是有利于把发展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保障促进稳定发展粮食长效机制的形成。
发明内容
正是在我国粮食安全和效益农业的双重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敏感型优质早稻的培育方法,它具有优质晚粳稻的特性。
温度敏感型优质早稻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粳稻材料,所说的粳稻材料是各地的品种资源、育种群体、诱变产生的突变品系、株系和植株、以及转基因品系、株系和植株;
2)取步骤1)的粳稻材料,按早稻种植方法管理,以当地主栽早籼稻品种为对照,记载生育期,以生育期不迟于对照3天为选择标准,选择因对早稻季节的高温敏感而表现早熟的水稻材料;
3)继续按早稻种植方法种植步骤2)筛选的水稻材料,仍以当地主栽早籼稻品种为对照,同样标准进行选择,选留仍旧早熟的水稻材料;
4)取步骤3)筛选的水稻材料,保留适量种子备用,其余用脱壳机脱,选留外观透明、无垩白的稻米,加工制备成精米粉,按农业部部标准NY147-88测定理化品质,选留直连淀粉含量介于15%~18%之间、胶稠度70mm以上、碱消值5级以上的稻米所对应的优质水稻材料;
5)继续按早稻种植方法种植步骤4)筛选的水稻材料,进行分期播种,选留品质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出现显著差异的温度钝感型水稻材料;
6)繁殖步骤5)筛选的水稻材料,评价验证遗传特性的稳定性,得到温度敏感型优质早稻。
上述的温度敏感型是指入选的粳稻生育期因对早稻季节的高温敏感而表现出早熟的特性,普通粳稻具有显著的光敏感特性,一般作晚稻种植,只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正常抽穗开花结种子,作早稻种植时因在长日照条件下不会抽穗开花结种子,导致无收成。
上述的品质是指水稻的外观品质垩白和透明度、理化品质直连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
上述的品质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出现显著差异的温度钝感型,是指入选的水稻在早季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其外观品质和理化品质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表现出显著不同。
上述的稳定性是指入选水稻的生育期、外观品质和理化品质等遗传性状在不同年份间(2年及以上)、季节间(2季及以上)以及地点间(2个地点及以上)的变化不显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培育的早稻品种,生育期表现为温度敏感、品质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出现显著差异。该早稻特殊之处和优点在于这种水稻是一种品质具有优质晚粳稻特性的早稻,类型和品质显著有别于目前推广的早籼稻,有望根本改变早稻品质差的传统观念,实施优质优价,提高种植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从各地品种资源培育新型优质早稻NTER07-1和NTER0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7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