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盖式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滑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6375.1 | 申请日: | 200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9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程冠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H04M1/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28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盖式 便携 电子设备 终端 滑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盖式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滑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手机、小灵通、掌上游戏机等便携电子设备终端,采用滑盖结构已非常普遍。滑盖式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可相对滑动的两个滑动体通过铰链连接,一般来说,两个滑动体中的其中一个安装键盘另一个滑动体安装显示屏,铰链包括支撑显示屏的结构和支撑键盘的结构,两结构间连接帮助它们相对滑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往往采用驱动弹簧作为驱动零件,当操作者推动其中一个滑动体时,驱动弹簧被拉伸、压缩或扭转等变形而积蓄能量,当操作者推动滑动体越过临界点后,即弹簧由积蓄能量而转为释放能量后,滑动体能在弹簧的驱动下继续滑动。
以往的滑盖式便携式电子设备终端采用在长度方向上滑动的方式,即使大行程滑动后,上下滑动体之间仍然具有较强的结合强度。但目前,随着多媒体式的便携电子设备终端日益提高的要求,一些滑盖式移动电子设备终端采用在宽度方向上的侧向滑动方式,进一步地,滑盖式便携式电子设备终端的体型设计也趋向于越来越小形化,但由于宽度方向本来就尺寸有限,因而采用以往的滑动结构,在滑动打开至终点时,上下滑动体之间的结合长度极其有限,结合强度不足,使滑动体左右过度晃动,影响使用舒适度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上下滑动体结合强度的滑盖式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滑动结构。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之间连接有帮助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相对滑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支撑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滑槽,所述下支撑结构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滑槽,所述滑动结构在每一侧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间还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滑轨,所述滑动结构还设有限位组合;
所述限位组合在滑动结构打开过程中,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能相对滑轨滑动一定距离,并在滑动终点时,使滑轨与第一滑槽的重叠长度以及滑轨与第二滑槽的重叠长度均大于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在垂直于滑动方向上的投影重叠长度;
所述滑动结构还设有在滑动机构关闭过程中,推动所述滑轨滑动复位的结构。
由于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可通过滑轨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结合,起到加强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的连接强度,当滑动打开至极限时,即使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在垂直于滑动方向上的投影重叠长度很短,也能实现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的可靠连接,对于侧向打开的滑盖式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小型化、长行程设计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A-1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关闭状态时的俯视图。
图2A-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关闭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2B-1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打开至一半时的俯视图。
图2B-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打开至一半时的侧视图。
图2C-1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全部打开时的俯视图。
图2C-2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全部打开时的侧视图。
图3A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关闭状态时的仰视图。
图3B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打开至一半时的仰视图。
图3C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全部打开时的仰视图。
图4A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关闭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4B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打开至一半时的立体图。
图4C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全部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5为沿垂直于滑动方向切割滑动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关闭状态时,第一滑槽、滑轨、第二滑槽的侧视图。
图6A为图6的A-A剖视放大图。
图6B为图6的爆炸放大图。
图7A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打开至一半时,第一滑槽、滑轨、第二滑槽配合的侧视放大图。
图7B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打开至一半时,第一滑槽、滑轨配合的立体放大图。
图8A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全部打开时,第一滑槽、滑轨、第二滑槽配合的侧视放大图。
图8B为图1所示实施例在全部打开时,第一滑槽、滑轨、第二滑槽配合的立体放大图。
图9为从仰视的角度观察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63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