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摇摆式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5722.9 | 申请日: | 200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帆;冯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江搅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1/00 | 分类号: | B01F11/00;B01F7/00 |
代理公司: | 温州新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 捷 |
地址: | 325016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摆式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搅拌流体介质用的搅拌装置,特别是搅拌主轴角度可变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一般搅拌装置的搅拌主轴的角度固定,但是对于较大型的储罐进行搅拌时,搅拌主轴角度固定容易在储罐的部分区域产生沉积,混匀效果下降。现在也有可调搅拌主轴角度的搅拌装置,一般是搅拌一定时间后,松开搅拌主轴的固定机构,人工转动一定角度后再固定搅拌,这种方式的调节过程麻烦,必须停机,效率不高。中国专利02238882.6公开了一种周期性摆动的搅拌装置,利用附设的动力传送,通过连杆、曲轴将搅拌主轴摆动,这种摆动机构的设计复杂,还需要消耗动力进行驱动,能耗高,而且布置的位置不合理,安装调整不方便,整体可靠性还不高。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无需增加动力的自动摇摆式搅拌装置。
本发明包括含有相连接的动力传动机构、搅拌主轴、轴套和叶轮的搅拌机主体,所述搅拌机主体通过支撑转动副铰接在安装法兰上,在轴套和安装法兰之间还设有摆动静密封结构,舵板的一端铰接在轴套上,另一端和长连杆的端部铰接,长连杆的另一端则固定铰接,构成舵板连杆式往复摇摆控制机构。
本发明利用叶轮搅拌介质时产生的流体压力作用于舵板上,驱使轴套连同搅拌主轴、叶轮等组成的搅拌机主体转动,同时长连杆也关联运动,改变舵板和搅拌主轴的夹角,控制搅拌机主体实现自动往复摇摆,搅拌效果均匀,避免介质沉积,而且摇摆控制机构简单合理,无需增加动力传动,能耗低,可靠性高。
在实际中,长连杆、舵板的两端铰接点的位置一般均为可调式结构,这样可以灵活调整摇摆的幅度等,使用安装更加方便。由于舵板的两端铰接,在机构运动原理中本身实际还起到连杆作用,所以根据设计需要,在舵板的端部也可以固定连接一段短连杆,以调整延展铰接点位置。
一般摆动静密封结构可以采用球面波纹管,球面波纹管的球心位于支撑转动副的转动轴线上,这样搅拌机主体摆动时球面波纹管的伸展幅度较小,位置合理,密封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机构运动简图。
实施例:如各图所示,相连接的动力传动机构3、搅拌主轴1、轴套4和叶轮2等组成搅拌机主体,所述搅拌机主体通过支撑转动副8铰接在安装法兰9上,在轴套4和安装法兰9之间还设有摆动静密封结构6。本实施例的摆动静密封结构6采用球面波纹管,该球面波纹管的球心位于支撑转动副8的转动轴线上。舵板7的一端铰接在轴套4上,另一端和长连杆5的端部铰接,长连杆5的另一端则固定铰接,构成舵板连杆式往复摇摆控制机构。长连杆5的固定铰接点一般是设在安装法兰9上,当然也可以是储罐中的合理位置等固定处。
本实施例的长连杆5和舵板7的两端铰接点的位置均为可调式结构,可以灵活的安装调整使用。并且,在舵板7上还固定连接了一段短连杆10,通过短连杆10和长连杆5铰接。
在搅拌主轴1转动叶轮2搅拌时,参见图3,舵板7平面和搅拌主轴1有起始夹角,介质流动的压力作用在舵板7上,驱使动力传动机构3、搅拌主轴1、轴套4和叶轮2等组成的搅拌机主体绕支撑转动副8的转动轴线摆动,同时长连杆5也绕固定铰接点关联运动。
在向外转动过程中,舵板7和搅拌主轴1的夹角不断变化,在转到一边极限位置时,如图3中的点划线所示,长连杆5连同舵板7平面形成直线,舵板7平面和搅拌主轴1形成的夹角方向也改变,叶轮2继续转动搅拌介质时产生的流体压力作用于舵板7上,将产生向内的推动效果,搅拌机主体将反向摆动,再到达另一边的极限位置,如此往复自动摇摆,无需单独的动力传送,结构简单合理。
本发明的自动摇摆式搅拌装置应用广泛,在储罐系统中使用时可以米用侧入式、立式等各种形式,通过安装法兰9固定连接到储罐的开口中即可,搅拌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江搅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江搅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