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5226.3 | 申请日: | 2009-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才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36 | 分类号: | G01N33/36;G01N21/8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剑宏 |
地址: | 312000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抗皱 性能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待检织物裁剪成检测用试样,将织物试样熨烫平整后, 平铺在检测平台上,通过设置在检测平台四周的摄像机构分别拍摄 记录测试织物的四侧面图像;
②、待第一次拍摄完毕后,将织物送入一个用于模仿织物自然起 皱的织物起皱机构内,织物起皱后,让织物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到检 测平台上的第一次拍摄位置,并分两次拍摄记录织物的四个侧面图 像,
③、将步骤①、步骤②中三次拍摄记录的12张织物的四侧面图 像分别导入CAD软件,求取每张图像上五个织物厚度峰相对值,并 分别计算织物起皱前后厚度五峰峰值平均值,得到织物起皱前后的 厚度差异率来评价织物的起皱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检测平台为一块表面光滑的圆形平面板(6),所述圆形平面 板(6)的直径为110cm,织物平台(8)设置于圆形平面板(6)中 心对应钢管(1)的圆心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织物起皱机构包括钢管(1)、塑料盖子(2)、活塞(3)及砝码 (4),其中,上方开口的钢管(1)用支架(9)固定在作为检测平台 的圆形平面板(6)的正上方,钢管(1)的圆心和圆形平面板(6) 的圆心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在钢管(1)的下端安装有一个塑料盖 子(2),塑料盖子(2)一端与钢管(1)铰接固定,一端与钢管(1) 扣合,从而使钢管(1)的下端保持打开或封闭的状态,待检织物可 通过钢管(1)上方开口处塞入钢管(1),活塞(3)和砝码(4)安 装在钢管(1)内用于压紧待检织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织物平台(8)高度为3cm、直径20cm,钢管(1)为内径5cm的 光滑圆柱形钢管,圆形平面板(6)距离钢管(1)下端的塑料盖子(2) 的垂直距离为10cm,待检织物裁剪成直径20cm的圆形试样,活塞(3) 为表面平滑、直径4.95cm、高度1cm的轻质圆柱塑料活塞,砝码(4) 为直径3cm的圆柱形砝码,质量选自50cN,100cN,200cN,500cN,1000 cN中任意一个或多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摄像机构为调整好焦距的A710IS数码相机,共设置有四台, 分别通过四个相机架(7)设置在织物平台(8)的东、南、西、北四 方向距离圆形平面板(6)中心50cm处。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用来支撑圆柱形钢管(1)的支架(9)设置在圆形平面板(6) 的边缘,位于织物平台(8)正东北和正西南方向,以有利于检测并 不妨碍摄相工作。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砝码(4)的压置重量与压置时间与人体穿着服装一天时间相当, 压置重量为500cN砝码,压置时间为16小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抗皱性能检测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织物起皱后5分钟和30分钟后迅速用相机分别拍摄记录织物 的四侧面图像,以得到更为准确的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文理学院,未经绍兴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52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压转换器
- 下一篇:一种用海枣制备乙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