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数字化服装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2968.0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18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蒋毅;陈晓;祖媛媛;董大勇;袁修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41D13/00 | 分类号: | A41D13/00;A61B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耿小强 |
地址: | 1000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符合 人机 工程学 数字化 服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数字化服装,特别是一种基于上肢可达性的数字化服装,该数字化服装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
背景技术
在人机系统或相关产品的设计中,人体上肢可达域的分析是很重要的一项人机工程要素。具有良好可达性的系统或产品可以确保作业者能够安全、高效、舒适的进行工作。在飞机驾驶,汽车驾驶,核电站监控室这种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工作环境,作业空间的合理设计尤为重要,人体上肢可达性分析十分重要。
在进行上肢可达性分析时,主要方法就是依据相关人体测量数据确定人体上肢可达域,判断操作者需要操作的控制部件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目前较为常用的可达性的分析方法就是根据相关的人体测量基础数据确定一个上肢可达域的曲面,通常称为上肢可达域包络面。在利用可达域包络面进行可达性分析时,只需通过判断需要操作的控制部件是否包含在包络面内来进行分析。如果人体附近的某个区域落在包络面内,则属于可达区域,否则不可达。
上述的利用上肢可达域进行可达性分析适用于作业者处于一定作业空间,以一定的作业姿势(坐姿或立姿)进行工作,作业过程主要是与周围的设备进行人机交互。但很多时候,作业者可能要取放携带在身体表面的装备,例如:士兵在更换弹夹时需要从胸前的携行具上取出弹夹进行更换,或者打开背在身后的计算机开关等操作。此时采用包络面的方法就显得不太实用,尤其是在人身体背后和腿部的操作时判断甚至不够准确。另外由于作业者可能采用不固定姿势工作,如蹲下、匍匐,这时利用包络面就无法有效的进行判断。
因此,提供一种更有效地可达性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服装设计就成为该技术领域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通过对人体上肢可达性的测试,将获取数据进行统计的基础上,对人体表面进行科学分区,每个区具有同等的可达性。根据分区再结合人体姿势、状态就可进行有效的可达性评价,并据此提供一种符合人机工程的数字化服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数字化服装,包括服装主体和嵌入其中的模块化信息装备及线缆,所述模块化信息装备包括存储设备,微型传感器件,基于电子织物的柔性键盘,柔性显示系统,GPS全球定位模块,电台子系统,主机模块,电源管理及接口扩展模块,便携式固态存储器,基于柔性接插件的各种通用扩展接口以及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设备放置位于便于操作的胸部左侧区域,所述微型传感器件放置于不可达的背部右侧区域或背部左侧区域,所述基于电子织物的柔性键盘分布于胸部左侧或左前臂,所述柔性显示系统放置于舒适可达的左前臂区域,所述GPS全球定位模块放置于不可达的右肩胛区域,所述电台子系统放置于极限可达的左肩胛区域,所述主机模块放置于腰部极限可达的腰部左后侧区域或腰部右后侧区域,所述电源管理及接口扩展模块放置于不可达的背部左侧或背部右侧区域,所述便携式固态存储器置于极限可达的臀左侧或臀右侧,所述基于柔性接插件的各种通用扩展接口放置于极限可达的腰部左后侧区域,所述电源模块置于极限可达的背部右侧或背部左侧区域。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柔性接插件的各种通用扩展接口包括电源、USB、RS232或视频通用接口。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模块通过无线和/或有线方式与其它各模块相连。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及接口扩展模块一端与所述主机模块相连接,另一端与外设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基于上肢可达性的人体表面部位分区方法而设计的数字化服装。使数字化服装中无线存储设备、微型传感器件、键盘、显示系统、GPS系统、电台系统、主机、电源管理及接口模块、固态存储器、扩展接口、电源等模块,按照其使用频率和体积大小,分布在人体的表面,使之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提高便携设备的携行效能和使用效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人体表面分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数字化服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29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