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2133.5 | 申请日: | 200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6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谌丽;鲍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6 | 分类号: | H04W16/26;H04W80/02;H04W88/08;H04B7/02;H04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送 协同 数据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长期演进升级)系统引入Relay(中继)节点后,定义了以下节点、接口和链路,如图1所示,
节点包括:
Donor-eNB:与RN(中继节点)设备有无线连接的eNB(演进基站),简写为DeNB;
Relay-Node:存在于DeNB与UE(用户终端)之间的实体,简写为RN设备;
Relay-UE:与RN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UE,简写为R-UE;
宏UE:直接与DeNB进行数据交互的UE。
接口包括:
Un接口:RN设备和DeNB之间的接口;
Uu接口:UE和RN设备之间的接口。
无线链路包括:
Backhaul link:回程链路,与Un接口对应的链路;
Access link:接入链路,与Uu接口对应的链路;
Direct link:直射链路,DeNB与宏UE进行数据传输的链路。
引入RN设备后的下行传输:到达RN设备下UE的数据需要由DeNB经下行回程链路发送到RN设备,再由RN设备经下行接入链路发送到UE。
引入RN设备后的上行传输:RN设备下UE的上行传输先由UE经上行接入链路发送到RN设备,再由RN设备经回程链路发送到DeNB。
LTE-A系统中可以通过协作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发送和接收技术来增加高数据速率的覆盖,提高小区边缘的吞吐量和系统吞吐量。所谓协作多点是指地理位置上分离的多个传输点(是归属于一个或多个基站的不同小区)协同参与对一个UE传输/接收数据。
但是目前在LTE-A系统引入Relay节点后,还没有一种CoMP传输数据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用以在LTE-A系统引入Relay节点后,可以采用CoMP传输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协同数据后,确定用于传输协同数据的协同资源;
所述第一设备采用物理层直接转发方式,通过协同资源向需要进行协同传输的用户终端发送协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
第一设备,用于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协同数据后,确定用于传输协同数据的协同资源,采用物理层直接转发方式,通过协同资源向需要进行协同传输的用户终端发送协同数据;
第二设备,用于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协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资源确定模块,用于在收到协同数据后,确定用于传输协同数据的协同资源;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物理层直接转发方式,通过协同资源向需要进行协同传输的用户终端发送协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
数据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协同数据;
协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其他网络侧设备发送确定的协同数据,指示其他网络侧设备采用物理层直接转发方式通过协同资源向需要进行协同传输的用户终端发送协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设备收到来自第二设备的协同数据后,确定用于传输协同数据的协同资源;采用物理层直接转发方式,通过协同资源向需要进行协同传输的用户终端发送协同数据。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在LTE-A系统引入Relay节点后,可以采用CoMP传输数据,从而提高系统的下行传输效率;进一步增加高数据速率的覆盖范围,提高小区边缘的吞吐量和系统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引入Relay节点的LTE-A系统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发送协同数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种发送协同数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三种发送协同数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第四种发送协同数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E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五种发送协同数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RN作为协同端的传输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RN作为服务端的传输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种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2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