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91353.6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8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娥;任志昌;任景荣;刘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庆敏 |
地址: | 0322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灵菇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蘑菇的种植领 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用菌产品无公害、营养、医疗保 健作用的不断认识,国内外市场对菌类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白灵 菇学名白灵侧耳,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侧耳科,侧耳属。白灵菇子 实体洁白清亮,菌柄肥厚、质地细腻、脆嫩、口感好、营养非常丰富, 是药食同源佳品。白灵菇具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防治妇科肿 瘤等功效。据报导,白灵菇具有消积化瘀、清热解毒、治疗胃病、伤 寒等功效。所含真菌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其不饱和脂肪酸与人 体血液中的胆固醇结合成胆固醇脂,有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的作 用。所含维生素D是防治儿童佝偻病、软骨病及中老年骨质疏松症 的首选药物。白灵菇营养丰富,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 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都含有。此外,还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 白灵菇富含维生素C,含量高达26.4毫克/100克,而一般平菇很少 含维生素C。每克白灵菇含多糖190毫克氨基酸中,赖氨酸为569毫 克/100克,为一般平菇的2.8倍;亮氨酸790.2毫克/100克,为一般 平菇的2.6倍;异亮氨酸为470.1毫克/100克,为一般平菇的2.5倍; 缬氨酸674.6毫克/100克,为一般平菇的2.2倍,其它人体必需的氨 基酸含量也比一般平菇高1.9~2.7倍,尤其是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特 别高。
现有白灵菇的栽培技术用棉籽壳作栽培料,由于棉籽壳有一定的 棉酚成分,而且粗纤维含量高,采收白灵菇后的菌糠既不能作饲料, 又不能作肥料,全部被废弃掉,会造成环境污染。一直以来,酒糟仅 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用酒糟栽培白灵菇,不仅可以提高白灵菇的 产量与质量,采收后的菌糠还可作为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用于养殖业, 避免了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因此,酒糟栽培白灵菇技术的经济效益 明显比棉籽壳栽培高,可提高经济效益20%以上。这种白灵菇栽培技 术既为栽培白灵菇找到了新的原料,又为开发利用酒糟闯出一条新 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白灵菇栽培方法,其采用酒糟栽培 白灵菇,大大提高白灵菇的产量与质量。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其在 白灵菇原种、栽培种及接种的各段培养过程中,均采用白酒糟作为栽 培料。
所述白酒糟的pH为7.0~7.5,可用生石灰进行调节,一般需要进 行灭菌处理。白酒糟多以高梁为原料生产白酒后的副产品,一般干物 质中粗蛋白含量为13~17%,粗纤维含量为11~17%。
本发明的白灵菇原种在培养前先进行母种的扩繁,所用培养基为 马铃薯培养基。一般来说,其制备方法是: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 加入1000ml自来水,煮沸30min,沙布过滤去渣,加入葡萄糖20g, 琼脂20g,加热使之溶化,补足加热时失去的水分,分装试管后,在 1.02kg压力下,灭菌50min,摆斜面备用。扩繁培养在23~25℃下进 行,暗箱培养20~24小时,然后再培养8~10天。
所述原种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3~29℃,最适培养温度为 26℃,培养时间为33~40天。
所述栽培种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3~29℃,最适培养温度 为26℃,培养时间为33~40天。
所述接种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4~26℃,培养时间为50~ 55天。
在接种培养时,所用酒糟栽培料可不用进行灭菌,能起到省工、 省时、降低栽培成本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酒糟栽培白灵菇,不仅可以提高白灵菇的产量与质 量,采收后的菌糠还可作为酒糟菌体蛋白饲料,用于养殖业,避免了 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可提高经济效益20%以上;大棚栽培时用新鲜 酒糟做栽培料,不需灭菌,直接装袋,简化了操作程序,降低了生产 成本,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白灵菇栽培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白灵菇按此工艺流程进行栽培,具体步骤如下:
(1)母种试管扩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山宝食用菌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13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设备
- 下一篇:视听系统及用于视听系统的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