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90644.3 | 申请日: | 200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强;辛卓;韩丽君;黄宇星;王倩;杨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B37/00 | 分类号: | C07B37/00;C07C15/14;C07C1/32;C07C43/205;C07C41/30;C07C25/18;C07C17/26;B01J2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童晓琳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基化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已逐渐成为现代有机合成中关于碳-碳键的生成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反应被大量用在实验室制备药物以及精细化工中合成大量的有用的有机中间体,尤其应用在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面。目前使用于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亲电体中芳基溴代物或碘代物通常反应结果较好,而芳基氯代物或氟代物较差,甚至不反应,但是,在实验或工业生产中,有些化合物的溴代物、碘代物不是难以制备就是成本很高,这就严重限制了这类反应的实际应用。因此,就迫切需要寻找新的亲电反应体系,其次现有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都需要使用昂贵的均相催化剂零价钯,如四(三苯基磷)钯,二(二亚基丙酮)钯等,反应成本高,并且没法回收催化剂。再次,目前使用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都需要在惰性气氛中进行,防止催化剂失活,仪器要求和成本高。最后,使用芳基卤代物进行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还要加入一定量的碱加速催化,因此产物会伴随产生不需要的盐,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对碱敏感的化合物没有办法使用于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
日本的Jyoji Kurita报道了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的一种合成方法,Tetrahedron Letters,2007,48,721-724。该方法虽然使用了有机锑化合物作为Suzuki-Miyaura反应的亲电试剂,但反应仍然需要使用带有配体的钯催化剂,其价格昂贵,并且需要氩气气氛的保护,对设备的要求高,工业化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一种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式(IV)所示的有机五价锑化合物与式(VI)所示的芳基硼酸类化合物在钯碳催化下经Suzuki-Miyaura反应得到式(V)所示的联芳基化合物,具体操作如下:在氮气、氩气或空气气氛下,将有机五价锑化合物(IV)、芳基硼酸类化合物(VI)、钯碳投入溶剂c中,其中投料物质的摩尔比推荐为有机五价锑化合物(IV)∶芳基硼酸类化合物(VI)∶钯碳=1∶(1~10)∶(0.03~0.15),优选1∶(3~5)∶(0.05~0.1),溶剂c的用量以有机五价锑化合物(IV)计为15~30ml每克有机五价锑化合物(IV),加热温度为20~80℃,反应6~48小时,反应液冷却后,经后处理,得到联芳基化合物(V),其中,溶剂c选自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四种溶剂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四种溶剂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与水按照体积比为(5~20)∶1配制的溶液;
反应方程式如下:
式(IV)至式(VI)中,R1选自以下一种:氢、卤素、芳基、杂环基、C1-C6烷基、C1-C6烷基氧基;R2选自以下一种:氢、C1-C6烷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芳基、杂环基;R3选自以下一种:氢、羟基、羧基、硝基、氨基、醛基、卤素、CF3、C1-C6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硫基、C1-C6烷基酰基、C1-C6烷基酯基、羟C1-C6烷基;Ar基选自芳基或杂环基;
其中,芳基选自以下一种:苯基、联苯基、萘基;杂环基选自以下一种:吲哚基、喹啉基、噻吩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咪唑基、噻唑基、吡嗪基、噁唑基。
所述R1优选以下一种:氢、氟、溴、氯、苯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所述R2优选以下一种:氢、甲基、乙基、丙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苯基、吡啶基、噻吩基、吡嗪基;所述R3优选以下一种:氢、羟基、羧基、硝基、氨基、醛基、氟、氯、溴、碘、三氟甲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甲酰基、甲酯基、羟甲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90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芳基芴类中间体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多点对平面进行几何特征模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