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弹高温气动热试验弹体前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89251.0 | 申请日: | 200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方;杨嘉陵;高镇同;苏飞;赵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成金玉;卢 纪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弹 高温 气动 试验 弹体 表面温度 接触 红外 测量 装置 | ||
1.导弹高温气动热试验弹体前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水冷管入口(3)、水冷管出口(4)、红外测温仪(9)和计算机(11);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上焊接有水冷管入口(3)和水冷管出口(4);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与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由镍基焊口(5)连接成一体,使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和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的中心线处于同一轴线上;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和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的内部构成一可通过红外光线的锥型通光管道(6);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由第一调整支架(7)支撑,红外测温仪(9)通过第二支架(10)支撑,调整第一调整支架(7)和第二支架(10)的高度,使红外测温仪(9)中的红外测温镜头(8)和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的中心线同轴;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穿过比导弹弹体(13)前表面温度更高的红外辐射热源阵列(14),使得导弹弹体(13)前表面的红外光线可直接通过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与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内部构成的锥型通光管道(6)照射到红外测温仪(9)的红外测温镜头(8)上,再由计算机(11)的实时处理,得到导弹气动热模拟试验中导弹弹体前表面的高温动态变化量;
所述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和镍基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内部构成的锥型通光管道(6)为中空的直径一端小、另一端大的锥型通光管道,直径大的一端对着的红外测温镜头(8)的光路焦点正好汇聚到导弹弹体(13)前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高温气动热试验弹体前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的材料为可耐3200℃高温的金属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高温气动热试验弹体前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较大的一端的外径小于9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高温气动热试验弹体前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钨基锥型红外光线引导头(2)和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使用镍基焊缝连接成同心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弹高温气动热试验弹体前表面温度的非接触式红外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锥型水冷式红外光线抗混叠引导管(1)为双层管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2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空压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消声功能的汽车进气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