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9205.0 | 申请日: | 200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禧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00;H01R12/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岳亚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应用于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中,用于两个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根据不同目的,连接器有不同的实现方案,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目前使用的USB连接器,传输信号不能是RS232信号,而DB9连接器虽然能够传输RS232信号,但是体积太大,携带不方便,同时没有设备插入检测信号,容易造成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器,不仅能够传输RS232信号,而且体积较小,易于携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包括9个管脚,其中第一管脚用于传输电源,第二管脚用于向插座连接器发送数据接收准备好信号,第三管脚用于接收插座连接器发来的请求发送的信号,第四管脚用于接地,第五管脚用于向插座连接器发送插头连接器的插入信号,第六管脚用于接收插座连接器发来的允许发送的信号,第七管脚用于数据输入,第八管脚用于向插座连接器发送请求发送的信号,第九管脚用于数据输出;
插座连接器包括9个管脚,其中第一管脚用于传输电源,第二管脚用于接收插头连接器发来的允许发送的信号,第三管脚用于向插头连接器发送请求发送信号,第四管脚用于接地,第五管脚用于接收插头连接器发来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入信号,第六管脚用于向插头连接器发送数据接收准备好信号,第七管脚用于数据输出,第八管脚用于接收插头连接器发来的请求发送信号,第九管脚用于数据输入;
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四管脚、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位置一一对应,用于相互连接传输信号。
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之间传输的信号为RS232信号。
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位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前部,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位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后部;
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位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后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位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前部。
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一管脚和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管脚之间传输的电源是3.3伏。
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五管脚和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第五管脚之间的插入信号为低电平有效。
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壳体、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路板包括9条管脚,其中第一管脚用于传输电源,第二管脚用于向插座连接器发送数据接收准备好信号,第三管脚用于接收插座连接器发来的请求发送的信号,第四管脚用于接地,第五管脚用于向插座连接器发送插头连接器的插入信号,第六管脚用于接收插座连接器发来的允许发送的信号,第七管脚用于数据输入,第八管脚用于向插座连接器发送请求发送的信号,第九管脚用于数据输出。
所述第二管脚、第三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用于传输RS232信号。
所述第一管脚、第二管脚、第三管脚和第四管脚位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前部,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第五管脚、第六管脚、第七管脚、第八管脚和第九管脚位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后部。
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传输RS232信号,而且体积较小,易于携带,同时添加了设备插入检测信号,不会造成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禧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禧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92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