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阀阀体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6801.3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曲鹏 |
地址: | 3125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阀 阀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流体通断的电磁阀,特别是一种电磁阀阀体。
背景技术
目前,电磁阀作为一种模块化产品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而压缩机用电磁阀的应用更加普遍。图1为现有技术电磁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是电磁阀阀体应用于压缩机的典型结构,图2为现有技术电磁阀阀体中下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电磁阀阀体中上阀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现有技术电磁阀阀体的主体结构包括下阀座1、上阀座2、套管3、芯铁4和封头5,上阀座2安装在下阀座1的内腔内,套管3安装在上阀座2的内腔内,芯铁4和封头5设置在套管3内,位于上端部的封头5与芯铁4之间设置有回复弹簧6,下阀座1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圆周布置的进口孔7和位于中心的出口孔8,进口孔7内设置有滤网9。现有技术电磁阀阀体采用下阀座和上阀座上下两部分结构的原因是为了解决圆周布置的进口孔无法加工的问题,使阀体进口孔的加工成为可能。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先分别加工下阀座和上阀座,然后将套管3、芯铁4、封头和回复弹簧6进行组装、焊接,压装滤网9后组成电磁阀阀体。
现有技术电磁阀阀体采用下阀座和上阀座分开加工的方法虽然解决了进口孔无法加工的问题,但实际生产制造表明,这种结构形式的电磁阀阀体仍存在加工难度大、加工效率低等缺陷,具体体现在:
1、由于下阀座腔体内部空间较小,钻孔难度很大;
2、由于进口孔为圆周分布且数量较多,逐个钻孔的加工工艺效率低;
3、钻孔后很难采用大外径的钻头进行毛刺去除,难以保证加工质量;
4、为防止滤网压装后在运输中震动脱落,滤网需要在整机组装时才能压装,增加了客户的使用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阀阀体,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加工难度大、加工效率低、增加客户使用难度等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阀阀体,包括上阀座、下阀座和套管,还包括开设有进口孔和出口孔的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固定在所述下阀座的内腔内,所述上阀座压设在所述阀芯组件上。
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体、冲压件和滤网,所述阀芯体上开设有凹槽和作为出口孔的第一通孔,所述冲压件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和作为进口孔的第二通孔,所述滤网和冲压件套设在所述凹槽上并通过激光焊接连接。
所述冲压件的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采用冲压工艺成型。
所述下阀座为筒体结构,其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阀芯组件的第一凸环。所述上阀座为筒体结构,其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套管的第二凸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套管内设置有芯铁和封头,所述芯铁与封头之间设置有回复弹簧。
所述下阀座和上阀座为不锈钢材料制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磁阀阀体,不仅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加工难度大、加工效率低、增加客户使用难度等缺陷,还具有结构简单等特点。具体地,本发明通过设置下阀座和阀芯组件的分离结构,将进口孔和出口孔设置在一个独立结构上,回避了现有结构加工中加工难度大的钻孔工序,有效简化了加工难度;本发明通过将进口孔设置在冲压件上,且圆周布置的进口孔采用冲压工艺制造,不仅具有加工效率高的优点,而且保证了加工质量,适合大批量生产;本发明通过将滤网设置在阀芯组件中,且在阀体装配时使滤网固定在下阀座的第一凸环和冲压件之间,不仅可以防止滤网在运输中震动脱落,降低了运输难度,而且方便了客户使用;本发明冲压件和阀芯体的连接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具有连接可靠、加工精度高等优点。本发明电磁阀阀体以及采用该阀体结构的电磁阀可作为模块化产品应用于压缩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电磁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电磁阀阀体中下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电磁阀阀体中上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磁阀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磁阀阀体中下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磁阀阀体中上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磁阀阀体中阀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阀芯组件中阀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阀芯组件中冲压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阀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阀座; 2-上阀座; 3-套管;
4-芯铁; 5-封头; 6-回复弹簧;
7-进口孔; 8-出口孔; 9-滤网;
11-下阀座; 12-上阀座; 13-阀芯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热聚烯烃复合永磁管
- 下一篇:一种安全复合功能阀及由其组成的双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