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播放设备及降低音频播放时环境噪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6563.6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5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播放 设备 降低 环境噪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播放时的噪声处理,特别涉及一种音频播放设备及降低音 频播放时环境噪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的音频信号播放过程。参照图1,回放单元对音频信号源 进行回放,产生音频信号,该音频信号经由可变增益放大器进行幅度放大和功 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后,被输出到耳机,由耳机对音频信号进行播放。由于 环境噪声的存在,用户听到的是由耳机播放的音频与所述环境噪声的混合信 号,环境噪声干扰了用户对正常音频信号的收听,从而影响到了用户的体验。
现有技术对环境噪声的处理为:在耳机中设置降噪电路,利用所述降噪电 路来降低环境噪声对收听的信号的干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需要利用安装 在耳机上的话筒拾取环境噪声,且要为降噪电路提供单独的电源。若将电池集 成在耳机上,会造成耳机体积比较庞大;若将电池及降噪电路单独放置,增加 的线使耳机便携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音频播放设备及降低音频播放时 环境噪声的方法,在不影响耳机便携性的前提下,达到较好的降噪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音频播放时环境噪声的方法,包括:
采集环境噪声信号;
对采集到的环境噪声信号进行反相,产生反噪声信号,并对所述反噪声信 号进行放大;
对音频信号源进行回放,产生音频信号,并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对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和放大后的反噪声信号进行相加,产生相加信号;
将所述相加信号输出到耳机,利用所述相加信号中的反噪声信号来抵消环 境噪声。
上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通过调整对所述反噪声信号进行放大的增益, 来调整对环境噪声的抵消效果。
上述的方法,其中,根据预先设置的增益来对所述反噪声信号进行放大。
上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先设置的增益根据如下步骤获取:
产生一校准音频信号;
对所述校准音频信号放大后与所述放大后的反噪声信号进行相加后输出 到耳机;
调整对所述反噪声信号进行放大的增益,并在对环境噪声的抵消效果满足 要求时,保存当前的增益,将该保存的增益作为所述预先设置的增益。
上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相加信号输出到耳机为:将所述相加信号进行 功率放大后输出到所述耳机。
一种音频播放设备,包括:
麦克风单元,用于采集环境噪声信号;
反相单元,用于对采集到的环境噪声信号进行反相,产生反噪声信号;
第一可变增益放大器,用于对所述反噪声信号进行放大;
回放单元,用于对音频信号源进行回放,产生音频信号;
第二可变增益放大器,用于对所述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相加单元,用于对放大后的音频信号和放大后的反噪声信号进行相加,产 生相加信号,并将所述相加信号输出到耳机,利用所述相加信号中的反噪声信 号来抵消环境噪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降噪处理部分设置在音频播放设 备中,在降低环境噪声的同时,不影响耳机的便携性,并且,能够适用于各种 类型的耳机。进一步,还能对降噪部分进行增益控制以及校准,增加了用户的 体验。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降噪功能集成到音频播放设备中,通过噪声采集及处 理,使用户能够利用普通耳机在比较高分贝的噪声中享受安静的音乐欣赏环 境。进一步,还可以对反噪声信号的放大增益进行调整和校准,使得本发明实 施例的音频播放设备能够适配于各种类型的耳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音频播放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音频播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音频播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降低音频播放时环境噪声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耳机便携性问题,同时改善用户收听时的体验,本发明实施例将降 噪功能集成到音频播放设备中,通过噪声采集及处理,使用户能够利用普通耳 机在比较高分贝的噪声中享受安静的音乐欣赏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65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等网络中接收机波束成形和让渡阈值调节的技术
- 下一篇:电动机械锁及其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