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应力隔离桩基础加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5257.0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涛;吴顺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应力 隔离 桩基础 加固 方法 | ||
1.一种采用微型应力隔离桩加固既有桩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既有桩基周围打设微型应力隔离桩,将微型应力隔离桩包围范围内的既有桩基下的地层与微型应力隔离桩包围范围以外的地层进行隔离;实施分层高压注浆,通过高压注浆,微型应力隔离桩之间连为整体,使地下开挖空间潜在破坏面的应力传递至微型应力桩处被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微型应力隔离桩单排打设或多排打设,距离既有桩承台周边取0.1-0.15m;桩径0.15-0.25m,桩间距取1.0-1.2m,排距取0.8-1.0m;桩长度以桩的下端部低于开挖地下空间底部2.0-3.0m为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层高压注浆是每层注浆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注浆采用常压注浆,注浆压力0.5-0.6MPa,孔口溢浆时结束;第二次注浆采用中高压注浆,注浆压力1.2-1.5MPa,在第一次注浆完成后10~15h进行;第三次注浆压力1.8-2.0MPa,在第二次注浆完成后5~10h进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全部注浆完成后形成的微型应力隔离桩使原桩土界面的应力损失小于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52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婴孩坐便器
- 下一篇:针织大圆机三角座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