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泄漏监测网络的层级式多源数据融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3834.2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宁;陈斌;万江文;冯仁剑;吴银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G06K9/62;G06N3/0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泄漏 监测 网络 层级 式多源 数据 融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泄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管道泄漏监测网络中, 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的多源检测数据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天然气供给体系是现代城市的“生命线”之一,其主要输配方式为管道传输。伴随 着天然气管网越来越复杂、管线越来越长,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愈加突出。由于管道劣化、 老化、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等因素,管道泄漏以及由此引发的爆炸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威胁 着城市天然气供给体系的安全。常见的管道泄漏原因有:泵站的开关所带来的应力、压力控 制阀的误操作、处于腐蚀环境下管道的老化、埋管土壤潮湿及温度变化、通过公路时受压过 大等。管道泄漏不仅会影响管输的正常运行,导致资源的损失,而且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 巨大威胁,成为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及时准确的识别出管道泄漏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天然气管道泄漏带来的严重危害,国内外研究者发展了一些泄漏诊断方法,如:声 发射法、负压波法、压力点分析法、质量平衡法、检测元件法、波阵面诊断法以、实时瞬变 模型法和计算机建模法,等等,这些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基于上述泄漏检测原理或方法, 英、美、德、瑞士等国相继研制出具有不同功能、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相关检漏仪及在线监 控系统;单台仪器方面,如AQUASCAN、SoundSens和Questar超声探测器,等等。在 线监控系统方面,最著名的是SCADA系统,用来对各站点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其它泄漏检测系统还有ATMOS PIPE、LeakNet和LICMONITOR系统,等等。
尽管在管道泄漏检测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基于单台 泄漏检测仪器的人工定期巡检方式,效率低、实时性差,迫切需要网络化、自动化监测;2) 已有的监控系统多用于长输管线检测,难以适用于强背景噪声、复杂工况下的城市天然气管 道泄漏检测。
针对传统检测方法存在的不足,2005年,麻省理工学院、Intel、NETL(美国能源技术 国家实验室)和帝国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率先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的城市地下管网安全监测新思路。其核心思想在于:由众多具有感知、计 算和无线通信能力的检测节点自组织成覆盖城市管网的监控网络,利用网络节点上的压力、 声和流量等多类传感器采集管道的状态信息,以更全面的诊断出管道安全状况。该监测网络 具有部署灵活、价格低廉、组网迅速和实时性强等优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随后,相关基 础问题研究受到了学者的关注和政府部门的资助。例如,针对管道网络特点,开展了管道泄 漏监测网络中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提出了一种线性无线网络结构的组网通信协议,保证了 检测网络通信的健壮性、安全性;2008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者,研制出用于管道泄 漏检测的柔性WSN节点;2007年4月,美国西南研究院从美国能源与管道研究国际委员 会获得了“天然气管道内部腐蚀监控”项目资助,研究用于检查管道内部腐蚀的无线传感器 网络。
管道泄漏监测网络中,传感器受噪声、时变效应和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节点提供的 检测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针对同一泄漏事件,处于不同位置的节点可能做出不一致 甚至相互矛盾的诊断结果,致使系统难以做出正确决策。具体来说,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 传感器采集信号的噪声剔除,实际泄漏检测环境中,管内管外不可避免存在大量干扰噪声, 尤其是固定的干扰噪声,如汽车发动机、施工噪声以及管道阀门噪声其面临的噪声主要有: 机械噪声(如摩擦、流体流动等)、电气噪声、传播途径引起的信号衰减和畸变;(2)单节点 上异类传感器检测信息的相关性处理及冗余数据去除;(3)处于不同监测位置的多节点诊断 结果间的联合决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3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强制导轨的座椅装置
- 下一篇:包括在未反应水泥中的注水泥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