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离线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2111.0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4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8 | 分类号: | H04L12/1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彬 |
地址: | 100089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离线 数据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收离线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发送离线数据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传输离线数据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它能够提供实时消息收发、状态显示、语音/视频、文件传输、文件共享和远程协助等一系列即时信息的在线处理功能。群是IM技术里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主要用于多人聊天。在多人聊天中,群服务器充当消息中转的角色,它每时每刻都承载着海量的数据,包括文本消息、图片和文件等等。对于文本消息,由于数据量不大,因此通常会被缓存在服务器中,而且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存储,等到用户上线的时候,再把缓存的文本消息发给用户。对于图片和文件等数据量比较庞大的消息,由于需要较大的存储空间,很容易将服务器的容量耗光,因此这类消息在服务器保存的时间是有限制的,超过一定的时间,服务器就会将它们删除掉。
在用户离线的时候,服务器保存图片和文件等类消息的时间可能过长,如果超过服务器的保存时间,则服务器会删除这类消息。当用户再次登录时,则无法正常接收到这类消息。如用户在上线后发现,很多离线图片接收不成功,从而导致丢失掉会话中很多精彩的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离线数据的方法和装置、发送离线数据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传输离线数据的系统,提高了离线数据接收的成功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收离线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群服务器请求拉取离线数据;
接收群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离线数据的唯一标识和唯一验证码;
根据所述标识和验证码向自身所在群中的群成员请求离线数据;
如果所述群成员已成功拉取所述离线数据,则接收该群成员在对所述标识和验证码验证成功后返回的离线数据。
向群服务器请求拉取离线数据之后,还包括:
如果群服务器保存有离线数据,则接收群服务器返回的离线数据和所述离线数据的标识和验证码,流程结束;
如果群服务器已删除离线数据,则执行接收群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离线数据的唯一标识和唯一验证码的步骤。
所述离线数据的唯一验证码为利用MD5算法对离线数据进行计算得到的。
接收该群成员在对所述标识和验证码验证成功后返回的离线数据之后,还包括:
在本地保存收到的离线数据、标识和验证码。
一种接收离线数据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请求模块,用于向群服务器请求拉取离线数据,在群服务器返回离线数据的唯一标识和唯一验证码后,根据所述标识和验证码向所述装置所在群中的群成员请求所述离线数据;
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请求模块向群服务器发起请求后,接收所述群服务器返回的离线数据的唯一标识和唯一验证码,在所述请求模块向群成员发起请求后,如果该群成员已成功拉取所述离线数据,则接收该群成员在对所述标识和验证码验证成功后返回的所述离线数据。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如果群服务器保存有所述离线数据,则接收群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离线数据和所述离线数据的标识和验证码。
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保存所述接收模块收到的所述标识和验证码,以及所述离线数据。
一种传输离线数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客户端、群服务器和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用于向所述群服务器请求拉取离线数据,接收所述群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离线数据的唯一标识和唯一验证码,根据所述标识和验证码向所述第二客户端请求所述离线数据,如果所述第二客户端已成功拉取所述离线数据,则接收所述第二客户端在对所述标识和验证码验证成功后返回的所述离线数据;
所述群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发来的拉取所述离线数据的请求,返回所述离线数据的唯一标识和唯一验证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客户端根据所述标识和验证码发来的请求,对所述标识和验证码进行验证,如果验证成功,则将本地保存的所述离线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一客户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2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