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0982.9 | 申请日: | 200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孙祥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A01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杂交种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杂种优势利用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是一种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世界上杂种优势利用最早的作物,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均把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和推广优良玉米新杂交种,作为提高玉米产量、改良玉米品质的一条重要技术途径。美国1956年已普及了玉米杂交种,我国1987年玉米杂交种的播种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0%。选育玉米杂交种主要技术环节,包括根据育种目标进行自交系选育、亲本选配、杂交新组合的鉴定选择、不同生态环境的区域试验评价等。世界上玉米育种和生产先进的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为了满足生产和市场的不断需求,及时地选育和推出一代又一代新品种来更换原有的品种。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从欧美玉米主产国引进大批杂交种用于试验、研究。至目前,我国的玉米育种研究主要是以选育单交种为主。在已经进行过的四次品种更新过程中,第四代杂交种在生产中推广了十余年,亲本自交系的纯度下降、抗性衰退,杂交种的产量、整齐度已经大不如推广之初,因此选用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基因型纯合的自交系配制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农民用户期待高产、优质、抗性好的新品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杂种优势理论,选用高配合力、农艺性状好、基因型纯合、双亲亲缘关系远的自交系杂交,选育出高产、抗病的玉米杂交种。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包括选育自交系,安全隔离,调节播期,适宜行比,去杂去劣,母本去雄,铲除父本,适时收获,利用自交系701为母本,自交系7251为父本杂交,配制玉米杂交种。
其中所述的自交系701是以国外热带玉米种质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连续7代自交选育而成的抗病、抗倒的优良自交系。
父本7251是以0151×昌7-2为基础材料,将此二环系选出优良单株经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
本发明利用自交系701为母本,自交系7251为父本杂交配制的玉米杂交种。京瑞121的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115天,株高280厘米左右,穗位110厘米左右,果穗长筒型,穗行16-18行,籽粒马齿型,千粒重380克,稀植大穗、大粒、抗倒、抗大、小叶斑病、青枯病,品质中等,适宜低密度地区种植。
亲本自交系701的特征特性:母本701自交系幼苗叶片紫色,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190厘米,穗位高95厘米,全株叶片19片。雄穗分枝9-11条,花药紫色,颖壳紫色,花丝红色,穗型筒形,穗粗4.8厘米,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5粒,籽粒黄色,穗轴白色,单穗重125克,百粒重28克,出籽率85%。生育天数春播130天,夏播100天,抗大、小叶斑病、抗锈病、灰斑病、抗倒伏。
亲本自交系7251的特征特性:株高18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总数19片,雄穗花丝紫色,颖壳绿色,花药黄色,穗形筒型,穗粗4.5厘米,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行粒数40粒,籽粒浅红色,马齿型,穗轴粉红色,单穗重130克,百粒重32克,出籽率85%,生育天数春播130天,夏播105天,中抗大、小叶斑病,抗倒伏。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
1.产量高,2006年在四川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参加多点试验,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7.9%。2008年在东华北区域试验B组中比相邻对照郑单958增产2.20%,组均产比对照增产0.00%,产量水平与对照郑单958相当。
2.品种籽粒品质中等。
3.抗性强,抗叶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黑粉病;抗倒伏,抗旱耐涝性强;
4.适宜低密度地区种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杂交制种系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杂交种京瑞121具体选育过程
本发明是用自交系701与7251组配杂交种。其中所述的自交系701是以国外热带玉米种质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连续7代自交选育而成的抗病、抗倒的优良自交系。
父本7251是以0151×昌7-2为基础材料,将此二环系选出优良单株经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
(1)产量水平比较
2005-2006年在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参加多点试验,平均亩产673.6公斤,比对照农大108增产17.9%。2008年在东华北区域试验B组中比相邻对照郑单958增产2.20%,组均产比对照增产0.00%,产量水平与对照郑单958相当(如下图)。
京瑞121产量表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9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跨距电击式防鼠虫膜
- 下一篇:一种保水型缓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