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及其实现的个人健康监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80535.3 | 申请日: | 2009-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为;孔筠;杨拓;陈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为;孔筠;杨拓 |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5/02;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朱世定 |
| 地址: | 10086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个人 健康 监测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一种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壳体结构,在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
一录入单元,用以录入用户个人信息、与营养相关的数据信息;
一存储单元,其支持至少一个数据库,所述的数据系统用以存储不同用途的数据信息;
一处理单元,其根据用户命令和多个预先设置的功能程序,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处理;
一输出单元,其用以根据处理后的结果数据和指定输出方式输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录入单元包括:键盘录入子单元、语音采集录入子单元、图像采集录入子单元以及通用接口外部传输录入子单元至少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检测单元,其包括:至少一种环境参数检测传感器,采集所在环境的物理参数,并传输给所述的处理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身体特征检测单元,其包括:至少一人体接触传感器,采集用户即时的身体信息,其中所述的身体信息至少包括体温和脉搏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全加密单元,其包括:一加密芯片或一安全芯片,用以对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和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录入单元和所述的输出单元为一通信子单元,用以和一远端的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的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个人信息至少包括:用户的宗族、性别、年龄、体重以及用户身体医学状况。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个人健康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营养相关的数据信息包括:不同食物的营养素含量,食谱以及菜谱。
9.一种个人健康监测方法,其通过一个人健康监测仪实现的,所述的个人健康监测仪包括:录入单元、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以及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的步骤在于:
步骤1:用户输入与健康相关的数据或是功能命令;
步骤2:根据功能命令将现存于数据库或是从外围录入设备中获取的即时数据,传输给处理单元;
步骤3:所述的处理单元根据预先设置的程序,调用相应的控制功能模块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结果;
步骤4:将处理后的结果根据用户预设的输出方式输出。
10.根据权利里要求9所述的个人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功能模块包括:输入功能模块、脸谱化功能模块、当前消耗计算功能模块、身体检测功能模块、提醒功能模块、食疗菜谱浏览功能模块、环境检测功能模块、历史数据分析功能模块以及数据上传功能模块,上述控制功能模块在相互调用中实现相应的功能。
11.根据权利里要求10所述的个人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功能模块,其实现的过程如下:
用户录入或外围设备采集相应的数据;
根据预先标识的数据类别,进行存储;
对于基本稳定的数据,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对于实时的临时性数据,则存储在临时性区域中,等待调取或删除;
其中,所述的数据类别包括:指令数据和一般的常规数据。
12.根据权利里要求10所述的个人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脸谱化功能模块,其实现的过程如下:
通过所述的输入功能模块输入指令数据;
预先在数据库中设置对应的脸谱图像,或是相应表情的图像;
在获取相应的常规数据时,与预先设定的状态标准相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从数据库中调取相应的脸谱图像。
13.根据权利里要求10所述的个人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当前消耗计算功能模块,其实现的过程如下:
通过所述的输入功能模块输入指令数据;
通过相应的消耗计量模块,获取目前的消耗参数;
将消耗参数套入预先设定的处理模式中进行计算,生成消耗的能量值;
由处理单元根据相应后续的功能指令,确定对于获取的消耗能量的结果如何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为;孔筠;杨拓,未经李小为;孔筠;杨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5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孢类抗菌药物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
- 下一篇:微型内置式自动持续缝牵引成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