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和终端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8323.1 | 申请日: | 2009-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徐广涵;石昱舒;周晖;黄俊;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36/18 | 分类号: | H04W36/18;H04W36/30;H04B1/70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系统 中的 切换 方法 终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和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通用通信系统的切换机制不外乎以GSM系统为代表的硬切换机制和以CDMA及WCDMA为代表的软切换机制。硬切换是指在终端发现另一个基站的信号指标比当前基站(服务基站)更好到一定程度时,就硬性切到该基站。硬切换虽然实现简单,但是如果要切换的基站(简称待切基站)的信号指标只是短暂的好,切换可能失败,终端将与基站和网络失连。
为了克服硬切换的缺点和CDMA本身的高干扰的弱点,CDMA引入了软切换的机制。根据软切换的机制,终端在切换时同时与服务基站和待切基站通信。终端将两基站的信号进行组合,同时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此切换一直进行到待切基站的信号稳定后才切到待切基站。这种切换虽然比硬切换可靠,但是需要占用大量资源,并要求基站在时间上的严格同步,实现难度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对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一个终端和多个基站在多个基站的交叉覆盖区内,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的先建后拆的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一个终端与一个服务基站通信,并在一个预定的周期内对服务基站和其他基站的信号强度进行周期性的检测;
(2)终端将其他基站的信号强度与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相比,如果某一个其他基站的信号强度满足了预定条件,终端就将此基站设定为待切基站并进入步骤(3),否则回到步骤(1);
(3)终端与待切基站和服务基站交替进行通信,即在连续两帧中的一帧与服务基站通信,在另一帧中与待切基站通信;
(4)终端和待切基站可靠通信一段预定的时间后,终端中止与服务基站的通信,并与待切基站进行每帧通信,待切基站成为新的服务基站。
优选的,无线通信系统采用CS-OFDMA多址方式,下行信号帧结构划为功率固定的前导序列部分和功率随着用户变化的业务信道部分;用于做切换依据的基站信号是基站下行前导序列信号。
上述方法中,步骤(1)所述的其他基站可以是服务基站的邻近基站列表中的基站,其中邻近基站列表是终端通过无线方式从服务基站获得的。
上述方法中,步骤(2)所述的其他基站的信号强度和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是一种时间平均值。
上述方法的步骤(2),进一步包括如下操作:终端分别找出同频基站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和异频基站的信号强度最大值;终端首先将同频基站的信号强度最大值与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相比,如果同频基站信号强度高于服务基站信号强度且二者之差大于设定值Th1,终端就将该同频基站设定为待切基站;否则,终端将异频基站的信号强度最大值与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相比,如果异频基站信号强度高于服务基站信号强度且二者之差大于设定值Th2,则终端将该异频基站设定为待切基站。
上述方法中,步骤(4)所述的可靠通信一段预定的时间是指:在预定时间内,终端和待切基站的通信误包率小于一个预定值。
上述方法的步骤(4),进一步包括如下操作:在预定时间内,终端和待切基站保持可靠通信并且待切基站和锚基站完成二层隧道的建立,终端将中止与服务基站的通信并与待切基站进行每帧通信,待切基站成为新的服务基站。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中切换的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包括信号检测单元、判断单元和切换执行单元;其中:信号检测单元,用于周期性检测服务基站和其他基站的信号强度;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预定条件比较检测到的服务基站信号强度和其他基站信号强度,确定待切基站;切换执行单元,用于确定待切基站后,与待切基站和服务基站进行隔帧通信,当与待切基站可靠通信一段预定时间后,中止与服务基站的通信,并与待切基站进行每帧通信,将待切基站设定为新的服务基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比CDMA软切换实现简单,不需要基站之间的严格同步,节省了无线资源,同时也能保证切换的可靠和稳定;此外,通过基站之间二层隧道的建立,使终端在不同网段的基站之间做到高层切换不间断。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建后拆的切换流程图;
图2为CS-OFDMA信号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3为10ms/5ms的帧结构的上下行时隙分配示意图;
图4为10ms的对称(4:4)帧结构的时频示意图;
图5为逻辑信道和物理信道的映射的示意图;
图6为CS-OFDMA系统的切换流程图;
图7为寻找待切基站的流程图;
图8为切换和二层隧道建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恒流型LED照明灯
- 下一篇:使用手机短信息服务实现保险卡式产品的销售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