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医疗信息处理方法与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7891.X | 申请日: | 200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包建军;张余;吕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1001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医疗 信息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医疗信息处理方法与系统,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实现的协同医疗服务以及医疗信息的管理与共享也随之快速发展。协同医疗服务是一种可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实现大小医院以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功能互补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目前,主要的医疗服务系统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System,以下简称:H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Communication System,以下简称:PACS)以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LIS)等。HIS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在医院内部进行组网,根据医院各部门的功能划分进行站点设置,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对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PACS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其主要应用方向为:设备集群使用,包括从多种影像设备或数字化设备中采集图像、拍照与打印等多种输出设备的共享与选择;影像传输与分送,包括在医院内各科室之间快速传输图像数据、远程传输图像及诊断报告等;辅助医疗功能,包括医学图像资料的管理、处理、变换等。LIS是HIS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检验的实验仪器传出的检验数据经分析后,生成检验报告,通过网络存储在数据库中,使医生能够方便、及时的看到患者的检验结果。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
随着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试点成功和研究成果的逐步推广,将在全国范围建设电子医疗数据中心,从而实现全国范围的电子医疗业务,以解决HIS、PACS以及LIS仅能在医院内部进行医疗信息的管理与共享,无法实现医院之间医疗信息的管理与共享的问题。因此,随着全国范围内电子医疗数据中心的建设,如何实现各电子医疗数据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医疗信息处理方法与系统,以实现各电子医疗数据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医疗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中级数据中心从第一下级数据中心发送的医疗信息迁移请求中识别获取用户标识,判断存储在所述第一中级数据中心中的第一中级全局标识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标识;若存在,则从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下级数据中心获取相应的医疗信息,并将所述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下级数据中心,否则,所述第一中级数据中心将所述医疗信息迁移请求发送给上级数据中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医疗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下级数据中心,用于发送携带用户标识的医疗信息迁移请求,接收与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医疗信息;
第一中级数据中心,用于根据所述医疗信息迁移请求判断所述第一中级数据中心存储的第一中级全局标识列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标识,当存在时根据所述用户标识获取相应的医疗信息,并将所述医疗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下级数据中心;
第二下级数据中心,用于向所述第一中级数据中心提供所述医疗信息;
上级数据中心,用于当所述第一中级全局标识列表中不存在所述用户标识时接收所述第一中级数据中心发送的所述医疗信息迁移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8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