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虚警与低漏检突发信号捕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5606.0 | 申请日: | 200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郝学坤;李辉;王利军;刘冀;岳田;张鹏宗;陈艳丽;张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H04W84/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81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虚警 漏检 突发 信号 捕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突发通信领域中的一种低虚警与低漏检突发信号 的捕获方法,特别适用于MF-TDMA卫星通信系统,也可以适用于 其它突发通信系统作突发信号捕获。
背景技术
突发通信中信号捕获主要有几种方法:一是固定捕获门限:计算 信号的能量值,当超过设定门限时认为信号到达。此种方法简单,但 捕获信号的范围有限,不能满足我们要求的10dB动态范围,而且用 于信号能量计算的码元数较大,比较适合于连续信号的捕获。二是动 态捕获门限:判断信号到达的门限值是动态的,根据信号的强度进行 自动调整,但此种方法,信号能量值要达到稳定需要的码元数也比较 多,而且在较低信噪比时的误捕和丢帧概率增大,不适合突发信号的 捕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 处,而提供一种低虚警和低漏检突发信号的捕获方法。本发明采用突 发卫星通信系统的突发信号的前导序列和MF-TDMA通信中的独特 码,实现了低虚警和低漏检突发信号捕获。它还具有能增强 MF-TDMA卫星通信系统稳定性,降低MF-TDMA卫星通信系统工 作信噪比门限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步骤:
①将匹配滤波的基带信号输入突发检测模块,突发检测模块采用 相关检测算法根据预置的突发信号前导序列检测基带信号中的突发 信号,当检测到突发信号时,输出捕获标志信号至定时恢复模块进行 定时恢复,当未检测到突发信号时,无输出捕获标志信号,继续进行 突发信号检测;
②定时恢复模块采用平方环定时误差估计算法对接收的突发信 号进行定时恢复,输出最佳采样点信号至载波恢复模块,进行载波恢 复;
③载波恢复模块采用快速锁相环算法对最佳采样点信号进行载 波恢复,输出载波恢复后的基带信号至独特码检测模块,进行独特码 检测;
④独特码检测模块根据预置的独特码对载波恢复后的基带信号 进行独特码检测,当检测到独特码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突发检测模 块停止检测,系统进入接收数据过程;当未检测到独特码时,输出控 制信号控制突发检测模块继续检测,复位捕获标志信号;
进行突发信号的捕获。
本发明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突发检测模块采用了相关检测算法进行突发信号检测, 降低了突发信号漏检概率。
2、本发明定时恢复模块采用了平方环算法进行定时恢复,载波 恢复模块采用了快速锁相环算法进行载波恢复,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3、本发明独特码检测模块采用独特码相关检测技术,降低了突 发信号的虚警概率,具有能降低MF-TDMA卫星通信系统工作信噪 比门限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原理方框图。图1中1为突发检测模块、 2为定时恢复模块、3为载波恢复模块、4为独特码检测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原理方框图,包括突发检测 模块1、定时恢复模块2、载波恢复模块3、独特码检测模块4,实施 例按图1连接线路。本发明采用突发卫星通信系统的突发信号的前导 序列和MF-TDMA通信中的独特码,采用突发信号的前导序列和独 特码检测技术,通过对突发信号前导序列检测、定时恢复、载波恢复、 独特码检测,实现了低虚警和低漏检突发信号捕获。
本发明包括步骤如下:
①将匹配滤波的基带信号输入突发检测模块1,突发检测模块1 采用相关检测算法根据预置的突发信号前导序列检测基带信号中的 突发信号,当检测到突发信号时,输出捕获标志信号至定时恢复模块 2进行定时恢复,当未检测到突发信号时,无输出捕获标志信号,继 续进行突发信号检测。实施例本发明中经过匹配滤波的基带信号输入 到突发检测模块后,突发检测模块采用相关检测算法根据预置的突发 信号前导序列检测基带信号中的突发信号,接收的信号与预置的突发 信号前导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实施例相关检测算法如下式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