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厂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746.6 | 申请日: | 200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9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怡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怡然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B01D46/24;B01D39/2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6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厂 锅炉 烟气 除尘 工艺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电厂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领域,特别是一种热电厂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热电厂锅炉产生的烟气成分中,包含灰尘及SO2有毒气体,因此在利用煤燃烧后的气体热量前必须要经过除尘和脱硫工艺。我国早期一般采用电除尘法除尘,经过长期的使用和经验总结,发现在烟气脱硫后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降低,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而后脉冲袋式除尘器被普及利用,它的优点是体积与占地面积均较小,能满足一般电厂除尘器改造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它的除尘效率与电除尘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采用袋式除尘方法时,不仅仅取决于除尘器本身,还取决于烟气的除尘工艺及控制技术。热电厂锅炉的工作特性、燃烧烟气的成分、锅炉烟气的参数都应该适用于除尘工艺,加之除尘过程中能量的利用及安全问题,现有的袋式除尘方法还不能很好的解决,给热电厂的生产中带来不便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热电厂锅炉烟气的能源利用、提高烟气除尘效率以及提高除尘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热电厂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方法及装置,省略了工艺步骤,提高了除尘效率。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电厂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中除尘工艺采用高温除尘器对含尘烟气进行除尘,其具体步骤为:将锅炉产生的含SO2和灰尘的烟气通入高温除尘器中进行除尘过滤,过滤后的干净烟气进行脱硫工艺或直接排放。
一种热电厂锅炉烟气的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借助所说的除尘方法完成过滤过程,所说的滤材采用耐高温过滤材料制备的过滤管,过滤管上端口与花板紧密封连接,烟气室由中间隔板和喷吹仓隔板将烟气室分割成烟气通道和各自独立的喷吹仓,每个喷吹仓上方的中间隔板上设置配套的喷吹管接头,借助喷吹阀控制喷吹仓与烟气通道或与反吹气源管路之间通、断的切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高温环境下长期在线工作,除尘效率高,环保节能,能源充分利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装置结构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原理图。
附图中,1是过滤管,2是喷吹仓,2-1是中间隔板,2-2是喷吹仓隔板,3是花板,4是喷吹管接头,5是烟气通道,6是高温除尘器,7是锅炉,8是吸收塔,9是消石灰仓,10是除尘风机,11是仓顶除尘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一种热电厂锅炉烟气的除尘工艺方法,该工艺方法中除尘工艺采用高温除尘器6对含尘烟气进行除尘,其具体步骤为:将锅炉7产生的含SO2和灰尘的烟气通入高温除尘器6中进行除尘过滤,过滤后的干净烟气进行脱硫工艺或直接排放。
上述的高温除尘器中的滤材是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借助于200MPa-260MPa压力下成型、1100℃-1300℃密闭烧结定型。
上述的滤材采用的铝系金属间化合物是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或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参看图2,一种热电厂锅炉烟气的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借助所说的除尘方法完成过滤过程,所说的滤材采用耐高温过滤材料制备的过滤管1,过滤管1上端口与花板3紧密封连接,烟气室由中间隔板2-1和喷吹仓隔板2-2将烟气室分割成烟气通道5和各自独立的喷吹仓2,每个喷吹仓2上方的中间隔板2-1上设置配套的喷吹管接头4,借助喷吹阀控制喷吹仓2与烟气通道5或与反吹气源管路之间通、断的切换。
上述过滤管1采用的耐高温材料是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借助于200MPa-260MPa压力下成型、1100℃-1300℃密闭烧结定型。
上述的过滤管1采用的铝系金属间化合物是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或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上述的喷吹阀是电磁阀,每个离线喷吹阀按照管理电路发出的指令进行切换。
具体实施时,请参看图2和图3,热电厂锅炉产生的烟气通入高温除尘器6中、借助铁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制备的耐高温滤材进行过滤,该高温除尘器6的净煤气室中包括有多个被隔开的喷吹仓2,每个喷吹仓2可以借助管理电路指令独立进行反吹工作,某一喷吹仓2进行反吹工作时都不影响过滤工作,轮流反吹清理灰尘保证可以长期在线工作。被过滤后的烟气由烟气通道5中的排气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怡然,未经李怡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控制的电磁炉
- 下一篇:城市垃圾燃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