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原子蒸汽泡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572.3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8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闫树斌;焦新泉;秦丽;任小红;荆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02 | 分类号: | G01R33/02;G04F5/14;G01C19/56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骆 洋 |
地址: | 030051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原子 蒸汽 泡制 方法 | ||
1.一种微型原子蒸汽泡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步骤如下:
(1)、选取具有两平行端面的微型玻璃腔,并在微型玻璃腔的腔体侧壁开 设一个直径为0.8-1mm的通孔;
(2)、选取侧壁上设有锡化锌玻璃窗口的密闭玻璃器皿,并在密闭玻璃器 皿内悬置与锡化锌玻璃窗口正对的玻璃棒,在密闭玻璃器皿外设置用于加热密 闭玻璃器皿的加热带;
(3)、将微型玻璃腔置于密闭玻璃器皿内,并放置在玻璃棒的正下方,且 使微型玻璃腔上的通孔与玻璃棒正对,抽空密闭玻璃器皿内的空气,使密闭玻 璃器皿内的真空度至少达到10-6托,然后同时向密闭玻璃器皿内充入惰性气体 和碱性金属蒸气;
(4)、通过加热带对密闭玻璃器皿加热,使密闭玻璃器皿内的温度保持在 120℃-130℃;1-2小时后,采用激光器通过锡化锌玻璃窗口对密闭玻璃器皿内 的玻璃棒端部进行大功率激光照射,直至激光的能量使玻璃棒端部溶化为玻璃 小液珠,玻璃小液珠由玻璃棒端部滴落在微型玻璃腔的通孔处,将通孔密封;
(5)、停止对密闭玻璃器皿的加热,待密闭玻璃器皿内的温度降至室温后, 将密封好的微型玻璃腔由密闭玻璃器皿内取出;对微型玻璃腔的平行端面进行 打磨,使微型玻璃腔的平行端面达到一级光洁度,然后在微型玻璃腔的平行端 面上镀设能减小入射光损耗的增透膜,即得微型原子蒸汽泡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5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