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4111.6 | 申请日: | 200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4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军;任晓鹏;穆桂霞;焦翠坪;赵志强;王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N6/00;H02J3/01;H02J3/1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贰群 |
地址: | 071056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并网 控制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a、控制器实时采集并网隔离变压器二次侧线电压uab、ubc、uca,电流ia、 ib、ic,电池板直流电压Ud、电流idc;
b、控制器根据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得出并网指令电流的幅值;
c、控制器内部通过软件生成与电网同步的角速度,使其始终与电网保 持同步速度;
d、控制器与外部硬件相结合在每次电网电压波形正过零时,对系统的 角速度进行修正,从而保证并网电流与网侧电压同相位;
e、采用预测电流无差拍控制策略计算IGBT的开关时间,控制器根据 计算的时间来实时控制主电路开关元件IGBT的开通与关断,从而实现控制 并网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线电压uab经过过零检测回路测得电网的实际频率f,控制器内部通过软件 生成与电网同步的角速度ωt,式中Ts为开关周期,使其始 终与电网保持同步速度;然后通过软件生成与相电压同相位的正余弦信号 sinωt 、cosωt,控制器与外部硬件相结合在每次电网电压波形正过零时,对 系统的角速度进行修正,从而保证并网电流与网侧电压同相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静止的三相电压uab、ubc、uca经过变换矩阵C32变换到静止的二相αβ坐 标系下经过旋转变换矩阵C进一步将变换到与电网同频率 旋转的同步旋转dq坐标下经过同步旋转变换后与电网同频率的基 波分量相对dq坐标静止,其它分量为交流量,即交直流混合的量, 经过低通滤波器将交流分量滤除后得到直流分量利用反正切求得 电压矢量与d轴的夹角由于线电压比相电压超前π/6,所 以相电压夹角θ=θu_line-π/6;其中C32、C以及C23、C-1为变换矩阵;
C23=C′32 C-1=C′ (2)
控制器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直流电压、电流,利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 制算法得到并网电流指令值I*,将其放到dq坐标中并且与d轴的夹角为θ, 进行反变换得到与电网相电压同相位的三相电流将其反相到 了并网指令电流i″a、i″b、i″c;对于数字控制器而言,从电流采样到PWM控 制信号输出,存在一个采样周期的延迟时间;在坐标反变换时应对该延时 进行补偿,将ωt加上Δθ=2πfTS,式中的f为电网的实际频率、Ts为开关控 制周期,即实现电流的预测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描述开关元件的开关状态定义开关函数为:
对于a相,上管开通时此时uDN=Ud;下管开通时此时 uDN=0;其他两相依次类推,于是有:
定义开关元件sa、sb、sc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开关脉冲信号占空比为 da、db、dc;在一个控制周期内,da、db、dc等于开关函数da*、db*、dc*的平均值;当开关频率比较高时,可用平均值意义的da、db、dc代替da*、 db*、dc*;
由开关函数表示的电容电压方程为:
根据回路ADNEB、BENFC和CFNDA的电压方程,以及上述的电容电 压方程,可以得到逆变器的无差拍电流控制数学模型为:
将上式离散化,用ΔT的有限增量来代替其趋近于零的极限值,当开关 频率比较高时ΔT可以用Ts来代替,即dt=ΔT=Ts;
其中Ts为开关周期,ik为三相光伏并网型逆变器第k相实际输出电流, 由测量电路获得;i″k为第k相补偿电流指令值;式(8)代入式(7),得
式中xa=i″a-ia,xb=i″b-ib,xc=i″c-ic
上式的含义为:采用求得的da、db、dc控制开关元件,在一个开关周期 之内三相光伏并网型逆变器将使其输出电流ik等于指令电流i″k,即实现了无 差拍控制;
最大功率点电流指令I*,在dq坐标系下,通过公式(10)进行坐标投 影变换,即实现了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
式中,θa为相电压与d轴的夹角;为相电压与电流夹角,即功率因数 角;
其中d轴分量反映了系统有功功率大小,q轴反映了系统无功功率的大 小;调节电压与电流夹角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并网的功率因数,系统要 求并网的功率因数为1.0,因此该角度设为0度,即可以实现功率因数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1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麦克风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共享存储器阵列p-阱的低电压列解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