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污染物联合脱除的复合喷动烟气净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3452.1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6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高继慧;杜谦;高建民;陈国庆;杨建国;吴少华;秦裕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04;B01D53/60;B01D53/6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染物 联合 脱除 复合 烟气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净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 联合脱除的烟气净化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在燃煤烟气污染物中,SOx、NOx以及 粉尘对环境的危害较大,是主要控制污染物。另外,由于燃煤形成的有害重金 属以及超细颗粒物排放虽然浓度低、但对生态环境和生命安全却有极其严重的 危害,亟需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控制。
目前,相对成熟的烟气净化技术都是针对脱硫、脱硝、除尘等方面的问题 单独进行研发的,各有相对独立的一套系统及工艺流程。且各个子系统互不关 联、相对独立,如果想实现同时脱硫、脱硝并达到现行排放标准,则至少需要 建立两套独立的净化系统及相关工艺流程。以目前技术为基础建设的联合脱除 系统普遍存在:系统工艺流程复杂、占地面积庞大、设备投入重复、运行费用 高等问题。另外,超细颗粒物和有害重金属污染密切相关,由于其污染物浓度 很低,单独处理存在严重的设备成本和经济性问题。
基于喷雾干燥、流态化原理的半干法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获得了广泛 的应用,该类技术的反应塔由于受工艺流程制约普遍存在吸收塔空间利用率不 高的问题。通常,只有反应塔下部约30%的空间具有较高的烟气净化效能,其 余空间基本只具有保持工艺稳定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已有烟气污染控制工艺均是针对单一污染物SOx或NOx的 单独脱除,难以利用同一设备同时脱除SOX、NOx、有害重金属以及超细颗粒物 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污染物联合脱除的复合喷动烟气净化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基于单一反应塔进行的,沿烟气走向对反应塔内的反应 过程进行轴向分级形成两大功能区:一级喷动反应区和二级喷动反应区;一级 喷动反应区、二级喷动反应区由下至上设置在单一反应塔内;所述一级喷动反 应区为气液主反应区,用于脱除SOX、NOX;所述二级喷动反应区为气固主反应 区,用于脱除有害重金属以及团聚超细颗粒物;
所述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未处理烟气首先通过一级喷动流化器进入一级喷动反应区内,并 维持额定空塔烟气流速为7~8m/s,烟气在一级喷动反应区内与给入的钙基吸 收剂进行流态化混合并反应以脱除SOX、NOX;
步骤二、经步骤一处理后的烟气携带大量未充分干燥的含湿颗粒物通过二 级喷动流化器进入二级喷动反应区内,并维持额定空塔烟气流速为2~3m/s, 烟气在二级喷动反应区内与通过二级反应区喷嘴(以增湿调质的方式)给入的 团聚促进剂充分接触混合以将烟气中的超细颗粒物团聚成较大的颗粒;所述团 聚促进剂由钙基化合物CaSO4、CaSO3、Ca(OH)2以及水制成的浆液,CaSO4、 CaSO3、Ca(OH)2三者质量比为4∶1∶1,且CaSO4、CaSO3、Ca(OH)2三者质量 总和与水的质量比为小于1∶4;固相吸附剂经过二级喷动流化器进入到二级 喷动反应区内,固相吸附剂与烟气进行充分混合以吸附烟气中的重金属;所述 固相吸附剂为从飞灰中分离的未燃尽炭颗粒或活性焦颗粒、或为飞灰中未燃尽 炭和活性焦颗粒按任意比构成的混合物;所述固相吸附剂加入质量为烟气中所 含重金属质量的300~1000倍;
步骤三、经步骤二处理后的烟气从位于二级喷动反应区上端的内循环增强 装置流出后,再进入与内循环增强装置7连通的气固分离器内进行气固分离, 然后将分离后的洁净烟气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4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