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寒区五味子扦插育苗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3163.1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欣;吕军成;王丽丽;赵娜;王磊;杨凤艳;陈天龙;刘厚忠;任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北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76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味子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寒区五味子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五味子(Schisanara chinensis Baill)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别名山花椒、乌梅子。寒区五味子即北五味子,品质优于南五味子,主产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其果实是重要的传统中药,也可用于酿酒和制作果汁饮料,因而日益受到重视,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和长期掠夺式采摘,野生资源破坏程度相当严重,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人工栽培寒区五味子已是大势所趋。五味子无性繁殖技术主要包括:硬枝嫁接、组织培养、扦插繁殖和根蘖苗繁殖。目前的扦插繁殖存在生根速度慢、周期长、成活率低等缺点,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寒区五味子扦插育苗的生长速度快、周期短、成活率高的新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选取的插穗,插入诱导生根营养钵中进行诱导生根,然后再移插到扶壮培育钵中进行扶壮培育,直至根系长至5-10cm,完成育苗,即可连同营养土一同移植到苗圃中。
所述选取插穗,是选取具有优良品性的五味子,在生长季发育充实的一年生半木质化硬枝条作为插穗,长度10-15cm,保留2个或2个以上芽点。
所述诱导生根,是将插穗插入6cm×6cm盛有蛭石、草炭按1∶1配制成的基质的诱导生根营养钵内,每钵插入4条,插入前可用竹签插孔,以防伤损插穗,插后用1升水中加入50-200mg萘乙酸和10-20g蔗糖配制的营养液浇透,放在用遮阳网搭成50cm高的遮阳棚内,荫蔽度60-80%,不定时浇水,保持基质湿度在20-30%,温度控制在20-25℃,进行25-35天的诱导生根。
所述扶壮育苗,在盛有营养土的6cm×6cm扶壮培育钵内,每钵植入一条已经诱导生根的插穗,放入遮阳网搭成的高50cm的遮阳棚内,荫蔽度50-60%,空气湿度50-80%,温度15-30℃,在50天内待根系生长至5-10cm长,即可连同营养土一同移植到苗圃中。
所属营养土,是用腐熟有机肥、田土、草炭以1∶1∶1比例配制成基质,每100公斤营养土用40%福尔马林250g兑水60kg喷洒,搅拌均匀后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24小时,揭开薄膜10-15天后,即可用作扶壮培育钵的营养土。
采用本发明培育的寒区五味子苗,生根速度快、繁殖周期短,可以比其他扦插技术提前5-10天,育苗成活率高,可以达到9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寒区五味子扦插育苗方法是:首先选插穗,然后将选好的插穗插入诱导生根营养钵中进行诱导生根,最后将诱导生根的插穗移插到扶壮培育钵中进行扶壮培育,直至根系长到5-10cm,即可连同营养土一同移植到苗圃中。
选择插穗,在五味子种植基地中,选取具有优良品系的五味子,在生长季,发育充实的一年生半木质化硬枝条作为插穗,长度10-15cm,保留2个或2个以上芽点。
将选好的插穗,插入6cm×6cm盛有蛭石和草炭按1∶1配制的基质的诱导生根营养钵内,每钵插入4条插穗,为防止伤损插穗,插前可用竹签插孔,插后用营养液浇透,营养液的配制方法是在1升水中加入50-200mg萘乙酸和10-20g蔗糖,搅拌均匀制成。将诱导生根营养钵整齐摆放在用遮阳网搭成的高50cm的遮阳棚内,荫蔽度60-80%,不定时浇水,保持基质湿度在20-30%,温度控制在20-25℃。25-35天可诱导生根2-5个。
诱导生根的插穗,移插到盛有营养土的6cm×6cm扶壮培育钵内,每钵植入一条,放入遮阳网搭成的高50cm的遮阳棚内整齐摆放,荫蔽度50-60%,空气湿度保持50-80%,温度15-30℃,50天内形成5-10cm长的根系,完成育苗,即可连同营养土一同移植到苗圃中。
使用的营养土,是用腐熟有机肥、田土、草炭以1∶1∶1比例配制成基质,然后用福尔马林消毒,具体用量是每100公斤营养土用40%福尔马林250g兑水60kg制成混合消毒液,进行喷洒,搅拌均匀后堆放,用塑料薄膜覆盖24小时,揭开薄膜10-15天后,即可用作扶壮培育钵的营养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北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北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