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苗床秧苗物理增根制剂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72511.3 | 申请日: | 2009-07-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1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玲;祖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玉玲;祖小力 |
| 主分类号: | A01N61/02 | 分类号: | A01N61/02;A01N55/10;A01P21/00;A01G16/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90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苗床 秧苗 物理 制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材料科学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用于农作物、特别是水稻育秧苗床秧苗的物理增根制剂。
技术背景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每年种植面积在4.5亿亩左右。水稻起源于热带,喜热是水稻作物的基本特征。为满足水稻生长发育对热量资源的需要,生产上通常采取育苗移栽技术来争取积温,实现高产优质目标。随着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生产实践,人们发现水稻秧苗素质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得出了“好秧八成年”的论断,总结出了水稻育秧“好秧”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北方寒地水稻3.5叶龄秧苗,其地下部分根条数应为15条,即:种子跟1条、鞘叶节根5条、不完全叶节根8条。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只能育出8、9条根,好的有10条,差的只有7条。根据有关研究:水稻发根量与水稻产量直接正相关,具体地说,根条数与水稻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更具体地说,早期发育(比如秧苗时期)的根条数与单位面积的穗数、穗长有关,后期发育的根条数与单位面积的颖花数和结实率有关。更为重要的是早期发育的根的条数和活力决定和影响后期发育的根的数量和质量。导致北方寒地水稻旱育秧苗根系丢失的主要因素:一是根源基分化期气温低、棚温低所致的床温低,二是秧床表面塑料薄膜覆盖阻断了种床与大气的氧气交换,加之苗床单位面积播量多、呼吸强度大,氧气供给状况差。这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除种子根外,导致鞘叶节根减少2条左右;三是“湿长根、干长芽”,浇水次数多而频繁,导致应有的8条不完全叶节根减少2-3条。
鉴于育苗阶段根系发育在水稻生产上的重要性,本发明基本特征是以油质或蜡质长链物质为基本成分,通过提高种床温度,改善种子萌发有氧呼吸状况,进而实现增加根量目的。因此,与申请号97103687.X和申请号200810017566.X有质的区别:除物质成分构成不同外,作用机理也不同,本发明促进增根的机制属于物理范畴,前两者属于生物化学范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北方寒地水稻育秧中存在的气温低以及浇水多、单位面积播种量大加之地膜覆盖导致的通气差等原因而设计,以长链油质或蜡质物质为基材,用乳化剂乳化或改性或直接应用水溶性制剂,加入适量水稀释,喷施在播种床上,其上播种,再覆土。由于乳化蜡质和改性油质水溶制剂在种子下的种床表面及内部形成连续平面及立体分子膜层,抑制了水分蒸发及热量散逸,提高了种床温度,减少了浇水次数,改善秧苗发育的氧气状况,促进了秧苗生根。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与秧床表面塑料薄膜覆盖相比,除上述改善秧苗发育的氧气状况外,还延长了20天左右增温时间(塑料薄膜在7天左右水稻出苗后便撤下),减少了浇水次数及带来的床温下降。与化学增根制剂相比,安全性高,适合农民操作。
材料及试验方法
本发明的油质物质为二甲基硅油,蜡质物质包括14-20碳液态烷烃、20-40碳固态烷烃和22-40碳直链脂肪醇(酸)。二甲基硅油用可溶于水的改性硅油。
14-20碳液态烷烃用GR-220乳化剂,按10-90∶90-10份配比,在常温下振荡搅拌,直接乳化;
20-40碳固态烷烃、22-40碳直链脂肪醇(酸)用GR-200C乳化剂,按5-95∶95-5份配比,在60-95℃温度下乳化5-40分钟。
经试验,20-40碳固态烷烃、22-40碳直链脂肪醇(酸)与GR-200C乳化剂最佳配比为:7∶1;最佳乳化温度为:75℃,在此温度下,乳化时间14-18分钟
360平方米苗床用制剂500克,兑水30公斤,在水稻苗床浇透水后均匀喷施,然后播种。增温效果测定,用地温计测定种床表面下1.5cm处温度。3.5叶期,随机取3点,每点100平方厘米进行秧苗素质调查,包括根条数、株高;移栽本田后,在8叶期随机调查3点,每点连续5穴,调查分蘖数、株高和8叶长。
实施例
1、14-20碳液态烷烃乳化制剂10ML加22-40碳直链脂肪醇乳化制剂240克,兑水15公斤,喷施160平方米苗床
2、20-40碳固态烷烃乳化制剂250克,兑水15公斤,喷施160平方米苗床
3、水溶性二甲基硅油250ML,兑水15公斤,喷施160平方米苗床
4、14-20碳液态烷烃乳化制剂10ML加20-40碳固态烷烃乳化制剂240克,兑水15公斤,喷施160平方米苗床
5、20-40碳固态烷烃乳化制剂10ML加14-20碳液态烷烃乳化制剂240ML,兑水15公斤,喷施160平方米苗床
6、22-40碳直链脂肪醇250克,兑水15公斤,喷施160平方米苗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玉玲;祖小力,未经张玉玲;祖小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