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建立中继星与用户星间激光链路的光束捕获扫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1922.0 | 申请日: | 200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7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晶;谭立英;于思源;武凤;赵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00 | 分类号: | H04B10/00;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建立 中继 用户 激光 光束 捕获 扫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星间光束捕获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星间激光链路主要通过链路终端的捕获扫描来建立,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捕 获概率和捕获时间。一般要求在满足一定捕获概率要求的条件下,捕获时间尽 可能短。由于中继星与用户星(GEO-LEO)间传输距离较远(45000km左右), 在进行捕获扫描时,光信号传输时间(时延,单向传输时延约0.15s)对捕获 时间的影响较大。现有的扫描捕获方法为:GEO终端发出信标光信号,发射 到LEO终端可能存在的范围(定义为捕获不确定角度)。由于GEO终端信标 光信号发散角小于捕获不确定角度,GEO终端需要进行跳扫以覆盖捕获不确 定角度。捕获不确定角度与GEO和LEO卫星的姿轨控精度有关,通常为 8mrad。现有的激光链路终端捕获信标光在0.7mrad左右,考虑无缝隙覆盖后, 设置扫描间隔为0.4mrad,则在整个8mrad捕获不确定角度范围内,需要进行 至少400次跳扫;对于GEO终端的每步跳扫,若没有覆盖LEO终端,则进行 下一步跳扫。GEO终端为了确认LEO终端无回光信号,每次跳扫的时间间隔 应考虑光信号往返传输的时延(0.15s×2)和终端响应时间、控制及时间同步 误差(0.05s)。也就是说,GEO终端的每步跳扫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35s;若 LEO终端恰在信标光覆盖范围内并且收到信标光信号,回应并发出信标光。 若GEO终端也收到信标光信号,则认为捕获成功。上述方法在捕获不确定范 围内单场最大捕获时间为400×0.35s=140s。这种捕获方法捕获时间较长,造成 激光星间链路的有效通信时间缩短,数传能力受到制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中继星对用户星的捕获方法捕获时间长的问题,从 而提出一种快速建立中继星与用户星间激光链路的光束捕获扫描方法。
快速建立中继星与用户星间激光链路的光束捕获扫描方法,它的步骤为:
步骤一:中继星终端向待扫描区域中的一个扫描点发出信标光束;
步骤二:中继星终端按时间间隔向待扫描区域中的下一扫描点发出信标光 束;
步骤三:当步骤一或步骤二所述的信标光束到达待扫描区域中的扫描点的 同时,用户星终端发出回光光束;
步骤四:中继星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步骤三中所述的回光光束,如果判断 结果为否,执行步骤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中继星终端则停止发出信标光束, 此时,用户星位于前一扫描点处,中继星对用户星捕获成功;
中继星终端的视场角的范围是能够保证前一扫描点的回光信号在中继星 捕获范围之内;跳扫时间间隔大于用户星回光传输时延。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捕获扫描方法,在跳扫过程中仅需考虑单向传输时延, 跳扫时间间隔缩短,最大捕获时间将现有扫描捕获方法所用时间提高了43% 以上,大大提高了激光星间链路的有效通信时间,增加系统的数传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快速建立中继星与用户 星间激光链路的光束捕获扫描方法,它的步骤为:
步骤一:中继星终端向待扫描区域中的一个扫描点发出信标光束;
步骤二:中继星终端按时间间隔向待扫描区域中的下一扫描点发出信标光 束;
步骤三:当步骤一或步骤二所述的信标光束到达待扫描区域中的扫描点的 同时,用户星终端发出回光光束;
步骤四:中继星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步骤三中所述的回光光束,如果判断 结果为否,执行步骤二;如果判断结果为是,中继星终端则停止发出信标光束, 此时,用户星位于前一扫描点处,中继星对用户星捕获成功;
中继星终端的视场角的范围是能够保证前一扫描点的回光信号在中继星 捕获范围之内;跳扫时间间隔大于用户星回光传输时延。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进行光束扫描之间,首先按照现有技术进行轨道预测, 保证中继星和用户星进入链路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快 速建立中继星与用户星间激光链路的光束捕获扫描方法的区别在于,中继星终 端的视场角的大小为-4mrad~4mrad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业务指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获取增益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