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玻璃支撑物的布设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0133.5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3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左树森;刘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左树森 |
主分类号: | C03C27/06 | 分类号: | C03C2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玻璃 支撑 布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玻璃领域,尤其是一种真空玻璃支撑物的布设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真空玻璃在国内发展已有十年的历史,并得到广泛应用。在制造过程中,支撑物始终是制造真空玻璃的一个难点,平板真空玻璃的个体支撑物一般需布设1600个/平米左右,这些个体支撑物包括:圆形微珠、金属单体、金属丝弯成各种形状的个体支撑等。个体支撑物的直径面积至少要控制在0.4mm以上、高度0.2mm左右,否则难以承受大气压力对玻璃板的重压,甚至破裂。但是较大面积的个体支撑物又会带来热传导数值升高,从而严重影响了真空玻璃优良的隔热性能。尤其以圆形的微珠较为明显,很难固定在玻璃表面,易产生滑动,而近似圆形的微珠表面凹凸不平,增大了与低玻粉的接触面积,附着力增加支撑强度增加。因此,如何把个体支撑物做得更小,以尽量减少支撑带来的热传导,而且还能非常牢固的把个体支撑物固定在玻璃表面上,以承受每平方米10吨的大气压力,是摆在真空玻璃行业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压效果好、支撑设置科学的真空玻璃支撑物的布设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真空玻璃支撑物的布设方法,布设方法的步骤是:
(1)在构成平板真空玻璃的上片玻璃与基片玻璃之间的基片玻璃上均匀粘出基点,该基点高度0.01mm-0.7mm,面积为0.05-5mm2,相邻基点的距离为10-50mm;
(2)在所布设的基点上粘接个体支撑物,每一基点所粘接的个体支撑物的数量为1-20个。
而且,所述在基片玻璃上均匀粘出基点采用的是玻璃粉混合粘接剂,该玻璃粉混合粘接剂由粘合剂、低熔点玻璃粉等具有粘接固定能力的材料制成膏状而成。
而且,所述个体支撑物采用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的直径0.05-1mm之间的微珠,或近似圆形的微珠,或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单体或连体的支撑物如表面凹凸不平的圆形或表面凹凸不平的椭圆形。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平板玻璃之间的基片玻璃上均匀设立多个基点,在基点上均匀粘接支撑物而形成支撑物团,该支撑物团由一个以上的小支撑面甚至点接触的微珠(市场有售)或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单体或连体的支撑物构成,所形成的支撑物团在平板玻璃之间会形成多团点支撑,但与玻璃的接触面积又小,从而大大降低了目前真空玻璃无法消除的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同时由于个体支撑表面凹凸不平,与低熔点玻璃粉粉的接触面积增大,加热固化后又形成牢固且强度很高的支撑点,因此提高了平板真空玻璃的自身强度。
2、本发明所设计的小面积支撑甚至是点支撑比现有的面支撑或是线支撑大大降低了与上、基片玻璃接触的支撑物面积,可从现有的ф0.4mm减少到不足ф0.2mm,大大降低了支撑物的热传导数值。
3、本发明由于采用支撑物团,使多点支撑的相对面积增大,个体支撑体在单位面积玻璃上总体数量上相应减少,从而增加了真空玻璃的透光率,扩大了视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支撑物布设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真空玻璃支撑物的布设方法,步骤是:
(1)在构成平板真空玻璃的上片玻璃与基片玻璃之间的基片玻璃1上采用玻璃粉混合粘接剂均匀粘出多个基点2,该基点可采用印刷等机械工艺或手工制作,基点高度0.01mm-0.7mm,面积为0.05-5mm2,相邻基点的距离为10-50mm;玻璃粉混合粘接剂由粘合剂、低熔点玻璃粉等具有粘接固定能力的材料制成膏状而成,其构成比例没有特别要求。
(2)在所布设的基点上利用机械或手工的方法粘接个体支撑物3,每一基点所粘接的个体支撑物的数量为1-20个;该个体支撑物采用金属、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的直径0.05-1mm之间的微珠,或近似圆形的微珠,或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单体或连体的支撑物如表面凹凸不平的圆形或表面凹凸不平的椭圆形,即完成布设。
通过本工艺所制作的平板真空玻璃,由于个体支撑物在加热及真空后形成低熔点玻璃粉包裹固定,经烧结后会形成稳定的玻璃金属复合体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左树森,未经左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0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绣花机传动箱
- 下一篇:尿片袋及尿片袋制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