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动输出条盒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9552.7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辛浩;马广礼;周文霞;曹维峰;耿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B1/10 | 分类号: | G04B1/10;G04B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07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动 输出 条盒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手表的原动组件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差动输出动力的原动组件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手表中所谓的陀飞轮是一种减小等时性误差的装置,这种装置的特点是摆轮游丝系统和擒纵机构被放置于框架内,在自身运行的同时还能够随框架转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由于地球引力所导致的钟表位置误差从而提高了走时精度。
目前,陀飞轮手表中出现了一种将两个陀飞轮同时放置于一个机芯的手表。此陀飞轮手表的特点是机芯中的原动系统通过传动轮系尤其是其中设置的差动轮系将能量分别传递给两个陀飞轮,而两个陀飞轮的转动速度再通过传动轮系中设置的差动轮系合成后传递给显示机构正确显示时间。此类陀飞轮手表的优势在于两个陀飞轮的走时误差经过差动轮系代数和平均后可以减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走时精度。根据机械原理介绍的差动机构的特性是它既可以分解动力和运动又可以合成动力和运动,因此利用它可以将原动系、显示系、传动系与两个陀飞轮很好的连接到一起从而组成完整机芯。因而,行星差动轮系设计的优劣及在机械手表轮系中的位置,直接关系到手表的走时稳定性和手表质量的可靠性。
行星差动轮系在双调速机构的机械手表中是必不可少的核心部件。目前国内外的设计中按原动力划分有一个原动力(发条盒)和两个原动力(发条盒)两种。对于一个原动力的双调速机构手表来说,行星差动轮系的作用是将发条的动力分成两部分分别传递给两组调速机构,以维持摆轮游丝系统的运行,而传递给显示机构的运动一般在行星差动前输出。
目前国内外一般用2K-H正号机构WW型的行星直齿轮差动机构。K表示中心轮,H表示转臂,W表示外啮合,该机构效率较低,一般不易用作传递动力,较适易于传递运动,如CH专利公开号694833A5和CH专利公开号156801A均为此类结构。而效率较高的2K-H负号机构ZUWGW型的圆锥齿轮行星差动轮系又因轴向结构较大,目前在国内外机械表产品中未见采用。ZU表示锥齿轮,G表示内外啮合公用行星齿轮。
又如专利公开号CH697523B1中涉及的两个原动力(发条盒)和两组调速机构的手表,由于动力通过两个条盒分别独立传递给擒纵机构以维持摆轮的摆动。行星差动轮系的作用仅仅是将两组调速机构的运动合成为显示机构的指示运动,动力方面仅是克服显示系统的摩擦阻力而已。因而对行星差动轮系的要求较低,但两个条盒的应用势必造成手表整体直径或厚度增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效率高,结构紧凑且耐磨损的双调速机构手表用行星差动轮系的结构和研究轮系的应用位置及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紧凑,效率高,动力对称输出的行星差动轮系,并将行星差动轮系和机械表原动组件设计成一个有机整体。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差动输出条盒轮,包括,条盒组件和差动轮系;所述差动轮系为圆锥齿轮行星差动轮系,所述差动轮系的摇臂为条盒组件中的发条盒体。
所述条盒组件包括:发条盒体,上条盒压盖和下条盒压盖;所述发条盒体容纳发条和条轴,所述上条盒压盖和下条盒压盖构成发条盒体的上、下端面;所述差动轮系包括发条盒体、第一大直径圆锥齿轮、第二大直径圆锥齿轮,小直径圆锥齿轮,小圆锥齿轮支架;所述发条盒体通过螺钉和销钉固定有直齿轮,二者同轴,所述直齿轮用于输出运动或动力并与显示机构轮系相连;所述第一大直径圆锥齿轮和第二大直径圆锥齿轮上均一体设置有直齿轮,所述大直径圆锥齿轮设置在发条盒体圆柱体两侧端面,并通过与其一体的直齿轮输出动力;在所述发条盒体圆柱体侧面均匀固定有能够自由旋转的小直径圆锥齿轮,并同时与第一大直径圆锥齿轮和第二大直径圆锥齿轮啮合。
所述小圆锥齿轮的轴线与发条盒体的圆柱体轴线垂直;大直径圆锥齿轮的轴线与发条盒体的圆柱体轴线重合。
所述小直径圆锥齿轮为2-8个;所述小圆锥齿轮支架通过定位销钉和螺钉紧固在发条盒体上,所述小直径圆锥齿轮两端有轴,一端由内红宝石轴承固定在发条盒体上,另一端由小圆锥齿轮支架上的外红宝石轴承支撑。
所述小直径圆锥齿轮为4个。
所述第一大直径圆锥齿轮和第二大直径圆锥齿轮上的内孔通过第一大圆锥齿轮轴套和第二大圆锥齿轮轴套形成滑动轴承配合,第一和第二大圆锥齿轮轴套紧配合固定在发条盒体两端面的轴台上。
所述差动输出条盒轮还包括有滚珠、红宝石挡圈;在所述第一大直径圆锥齿轮和第二大直径圆锥齿轮端面凹槽处设置有滚珠和红宝石挡圈,与上条盒压盖和下条盒压盖共同组成两组推力球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5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并行光刻直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