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PU)废料的回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8922.5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中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中选 |
主分类号: | C08J11/04 | 分类号: | C08J11/04;C08L75/04;C08L2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凤 |
地址: | 301702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pu 废料 回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废料的回收方法,特别是一种利用物理方法回收聚氨酯(PU)废料,变废为宝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在社会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广,其废料的回收再利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聚氨酯(PU)废料的回收利用主要有三种方法:物理法、能源法、化学法。物理法指将聚氨酯(PU)废料粗糙粉碎后,加入胶粘剂制成抵档制品,利用该方法回收的聚氨酯生产的制品性能较差,只适用于低档制品;能源法会造成二次污染,基本不再使用;化学法比较繁琐,效率低下,没有经济性。因此,目前的聚氨脂(PU)废料回收利用还没有真正开始,大量的废料堆积在垃圾场,严重污染了环境。我们发明的这个聚氨酯(PU)废料的回收方法,利用物理法,既环保,性能强,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聚氨酯(PU)废料不容易回收,不环保,处理起来费时费力,增加企业成本,无很好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将聚氨酯(PU)废料用特殊的工艺研磨成一定超细目数的粉末后按一定比例与聚氯乙烯(PVC)料混合,在一定塑化温度下经完全塑化造成颗粒,再利用注射机将颗粒注射或采用挤出、压延等成型方式制成制品。
所述目数可根据实际需要在5-300目之间研磨。
所述比例可根据实际需要在1∶100-50∶100之间进行调配。
所述塑化温度范围是:120℃-210℃。
所述成品拉伸强度,伸长率,耐磨性,耐寒性均较未混入聚氨酯(PU)废料之前有所改善与提高。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废弃的或者极度廉价的聚氨酯(PU)废料经过处理与聚氯乙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再注塑成制品,既简单易行,又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增加了收益。最主要的是:整个制品的成本会随着加入廉价的聚氨酯(PU)废料而降低,而其性能如拉伸强度,伸长率,耐磨性,耐寒性等却较未加入聚氨酯(PU)废料前有所改善与提高,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目前聚氯乙烯(PVC)料的回收数量巨大,即使很少比例的配比回收利用,也能够消化数量巨大的聚氨脂(PU)废料,95%以上的聚氨脂(PU)废料就可以回收利用了。如果该专利能够得到推广,就会有效地解决了聚氨酯废料难回收的现状,大大减少聚氨酯(PU)废料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将聚氨酯(PU)废料研磨成一定目数的粉末后按一定比例与聚氯乙烯料混合,经完全塑化造成颗粒,再利用注射机将颗粒注射或采用挤出、压延等成型方式制成制品。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发明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中选,未经林中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