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掏挖加岩石锚杆复合环保型基础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7507.8 | 申请日: | 200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义;张显峰;张春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5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掏挖加 岩石 复合 环保 基础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送电线路铁塔的基础领域。
背景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力工程建设所涉及的环境保护非常重视,将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国家电网可持续发展的高度。DL/T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中要求,基础设计必须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线路地形、施工条件、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考虑基础型式和设计方案,使基础设计达到安全、经济合理的目的。
杆塔基础作为架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工期和劳动消耗量在整个线路工程中占很大比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一般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基础工期约占整个工程工期的一半,基础运输量约占60%,费用约占本体造价的15%~35%,在特殊地基条件下基础造价费用所占的比例还会更高。由此可见,为了减少输变电工程杆塔基础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降低工程建设费用,因地制宜地选用科学与合理的基础型式和施工工艺势在必行。
在以往的送电线路中将基础做到既经济又环保,莫过于采用原状土基础型式,这就是掏挖型基础或岩石锚杆基础。掏挖基础是直接在地基中掏挖基础坑,插入钢筋、灌入混凝土而形成的基础。该基础土石方量较小,对地形和植被破坏较小,能充分利用原状土特性,以提高其上拔承载力,且可减少基础的侧向变形,浇制混凝土时又不需支模,可缩短工期,降低施工费用,其计算采用的是剪切法。
岩石锚杆基础是一种直接建在岩石上的柱基,是在岩石上直接钻孔、插入钢筋,然后灌入细石混凝土或砂浆等胶结材料,使钢筋与岩石紧密粘结形成的基础。这种基础计算虽然复杂些,但计算脉络是比较清晰的。由于该基础利用岩石本身,具有节约混凝土、钢材和现场施工工作量小等优点,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
总之,掏挖基础或岩石锚杆基础作为一种基础型式,一经问世被广大电力工作者所重视。一方面,他们充分利用了原状土或岩石的高承载、低变形的特点,承受杆塔较大竖向力和水平力;另一方面,其开挖量小,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又降低了基础混凝土和钢材量。当然,对于掏挖基础也有其自身缺点,其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地质为粘性类土,对于岩土破碎且基坑掏挖难以成型或不能掏挖的塔位不能使用。由于掏挖基础底部扩挖有限,底板直径不宜太大,在基础作用力较大的塔位使用,则限制使用。对于岩石锚杆基础也有其自身缺点,这种基础一般要求岩石裸露,或覆盖层及风化层较浅,但这种塔位很难正好出现在线路的塔位上。如果岩层很深,就很难使用,此时往往设计成大开挖型基础,土方量很大,影响环境,又没有充分利用基底岩石的承载力。
调查表明,很多地区地质条件主要是地表由粘土层覆盖,厚度一般为1.5~2.5m,以下为强风化或中等风化岩层。在这一地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如采用大开挖型式,易造成环境大面积破坏和基础工程耗材量大的后果;如若采用掏挖基础,粘土层厚度往往不够,无法全部人工掏挖;如若采用岩石基础,需将表层粘土开挖,亦造成开挖量增大,不利于环境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掏挖加岩石锚杆复合环保型基础的施工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建造的基础充分利用了原状土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的良好工程力学性能,满足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要求,节约材料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掏挖加岩石锚杆复合环保型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先采用施工机械在地面上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放入锚筋;
(2)对锚筋周围的空隙进行灌浆;
(3)当浆体凝固硬化达到设计强度的30%后开始人工掏挖基坑土胎,并达到设计深度;
(4)当基坑成型后,削拨掉坑底以上部分的锚筋周围硬化的浆体;
(5)放入由主筋和箍筋构成的基础主柱钢筋笼,将锚筋与基础主柱钢筋笼绑扎或焊接成整体;
(6)将锚筋上端的丝扣部分扣好螺帽和垫片;
(7)在基坑内浇注混凝土同时埋入地脚螺栓。
为了增加锚固作用,在锚筋下端双面焊接短钢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