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无热变高效灵芝孢子破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7101.X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田;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长田 |
主分类号: | A61K36/074 | 分类号: | A61K36/074;A61P35/00;A61P37/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纪尚 |
地址: | 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无热变 高效 灵芝 孢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灵芝已广泛用于医药、食品、美容等产品,而灵芝孢子是灵 芝的精华,也是近年抗癌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热门药物之一。灵芝 孢子壁有3层由几丁质和葡聚糖构成的孢壁(多糖壁),质地坚韧,耐 酸碱,极难氧化分解,因此限制了人们对孢内有效物质的消化吸收。 大部分有活性的报道说明,灵芝的主要活性物质集中在灵芝孢子,所 含有效成分及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均高出灵芝子实体数倍。其中具有 抗肿瘤、保肝等生物活性特性的有灵芝(Ganoderma lucidum)、松杉 灵芝(Ganoderma tsugae)、树舌灵芝(Ganoderma applanaturn)等。 只有破壁的灵芝孢子的有效成分才能易于人体吸收利用,才体现出其 独有的药物价值和营养价值。
目前,国内灵芝孢子破壁常用的方法有:
1,发酵法:将灵芝孢子堆积发酵到70℃时,其孢子壁开始胀破。 此法简单,但内含物的有效成分大部分被水解破坏,且破壁率低、有 污染。
2.酶解法:采用多种溶壁酶混合,在水中将灵芝孢子壁溶解掉。 缺点是时间短,壁破不了,时间长,壁溶解了,其有效溶解物也溶解 了。由于溶壁酶的活性受温度、湿度等外界因子的影响较大,适宜的 溶壁时间很难掌握。
3.高频超声波法:采用湿法破壁,耗能大。
4.高功率高速气流磨法:需要-35℃的低温环境,投资大,噪 音高,生产量小,破壁后的灵芝孢子需低温储藏,生产成本较高。
5.微波负压法:采用湿法破壁,抽气降压,生产量小,投资大, 生产成本高。
6.二氧化碳汽爆法,耗能大,对热敏物质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无热变高效灵芝孢子破壁方法, 它简化了工艺,热敏成分不易遭到破坏、挥发成分损失小,易氧化物 质受破坏小,破壁时间短。
本发明的方法是:
1、将灵芝孢子添加到水或含20~100%乙醇溶液或pH值3~7的 可食用酸溶液或pH值7~10可食用碱溶液中搅匀制取混合溶液,灵 芝孢子与上述的溶液重量比为1∶5-15;
2、将混合溶液在常温下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处理而获得破壁,其 电场强度为10-100千伏/厘米、脉冲数为1~800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高压脉冲电场破壁,在破壁过程中产 热少、破壁对象升温小、破壁时间短。破壁机理不是高压脉冲电场将 细胞壁破碎,而是溶液中的极性分子在高压脉冲电场的作用下,细胞 壁表面形成多处穿孔,从而可以将细壁破坏,提高生物活性物质利用 率。
物料在高压脉冲电场前后温度升幅很小,一般在0~30℃内。能 最大限度的保护有效成份中的热敏性物质不受破坏,本方法适于工业 连续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灵芝孢子称取50克,添加到500克含50%乙醇溶液中,制成 1∶10重量比的混合溶液。
将混合溶液在常温下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处理而获得破壁,其电场 强度为20-80千伏/厘米、脉冲数为200~700个。
制取出550克的破壁灵芝孢子混合溶液。
实施例2:
将灵芝孢子称取50克,添加到500克含10%柠檬酸溶液中,柠 檬酸的PH值在3,制成1∶10重量比的混合溶液。
将混合溶液在常温下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处理而获得破壁,其电场 强度为20-80千伏/厘米、脉冲数为100~700个。
制取出550克的破壁灵芝孢子混合溶液。
实施例3:
将灵芝孢子称取50克,添加到600克含10%碳酸氢钠溶液中, 碳酸氢钠的PH值在8-10之间,制成1∶10重量比的混合溶液。
将混合溶液在常温下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处理而获得破壁,其电场 强度为20-80千伏/厘米、脉冲数为100~700个。
制取出650克的破壁灵芝孢子混合溶液。
实施例4:
将灵芝孢子称取50克,添加到500克水溶液中,制成1∶10重 量比的混合溶液。
将混合溶液在常温下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处理而获得破壁,其电场 强度为20-80千伏/厘米、脉冲数为10~700个。
制取出550克的破壁灵芝孢子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长田,未经李长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71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药增速专用纳米金属粉
- 下一篇:石杉碱甲固体分散体及其片剂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