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体减压防漏电隔离墙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5687.6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生;罗中南;李向前;薛宝金;王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昊星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C01B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173河南省焦作***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压 漏电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体减压防漏电隔离墙,尤其是一种用于石墨化炉的炉体减压防漏电隔离墙。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广泛用于冶金行业,据行业测算每炼一吨钢材需要消耗150kg石墨电极,因此,石墨电极属于冶金行业的消耗品,用量很大,电极的导电性能直接影响冶金效率。目前最为常见的石墨电极加工方法是在卧式电阻炉中通入大电流产生高温对石墨原坯进行石墨化,当前的加工方法是将多个石墨原坯串联躺卧放在电阻炉内,在石墨原坯上覆盖厚厚的焦粉保温层,现有技术的炉体隔离墙由于要克服墙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对墙体的破坏,常常采用在墙体上每隔一段距离留一个伸缩缝,该伸缩缝使墙体两侧可以通气,该伸缩缝的存在,使得隔离墙两侧的焦粉互通,在加上电流后,电流通过焦粉使两侧炉体漏电,消耗大量电能,且使两端石墨原坯石墨化不充分,影响了石墨电极的导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隔离墙漏电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炉体减压防漏电隔离墙,该隔离墙是由耐火砖构成,在该隔离墙的中轴线上等距分布若干垂直气孔,若干垂直气孔分别向隔离墙两侧单向开的伸缩缝呈形分布,两侧伸缩缝互不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缝等距分布。
进一步,该隔离墙顶部有一贯通孔连接全部垂直气孔,该贯通孔两个开口在所述隔离墙两端顶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隔离墙两侧的伸缩缝互不联通,使炉体两侧焦粉不可能互通,切断了漏电的根源。
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气孔使传递到隔离墙上的热量快速散发,减小了热胀冷缩对墙体的压力,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隔离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炉体减压隔离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技术隔离墙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隔离墙是由耐火砖砌成,为了防止热胀冷缩对墙体1的破坏,现有技术隔离墙1每隔一段距离留有一个伸缩缝2,该伸缩缝2使隔离墙1两侧互通,可以使两侧的焦粉相通,有严重的漏电现象。
图2是本发明炉体减压隔离墙的结构示意图。该隔离墙1是由耐火砖构成,在该隔离墙1的中轴线上等距分布若干垂直气孔3,若干垂直气孔3分别向隔离墙1两侧单向开的伸缩缝2等距呈形分布,两侧伸缩缝2互不重合。该隔离墙1顶部有一贯通孔连接全部垂直气孔3,该贯通孔两个开口在所述隔离墙两端顶部。一方面,该隔离墙1两侧的伸缩缝2互不联通,使炉体两侧焦粉不可能互通,切断了漏电的根源;另一方面,通气孔3使传递到隔离墙1上的热量快速散发,减小了热胀冷缩对墙体的压力,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作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昊星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焦作市昊星炭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56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