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械传动省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5629.3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津县平乐新兴铸造厂 |
主分类号: | F16H7/06 | 分类号: | F16H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传动 省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机械传动省力器是作为传动一切动力的机械装置,属机械类。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渴望着人工或机器在作功时。消耗小的动力,获得大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使人工或机器在传送动力时,消耗小的动力,获得大的效率,达到省力的目的。机械传动部分使用了省力器,能提高效率百分之二十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多组拼装是由多个同样大小主动牙轮与主动牙轮拼装在同一轴上。与主动牙轮数目相等的多个从动椭圆牙轮与从动椭圆牙轮拼装在同一轴上,每一个主动牙轮与从动椭圆牙轮间有一链条。
所述从动的椭圆牙轮重叠装配时其长轴线相互错位呈一定的相等角度。
所述的多级组合是后一级省力器的主动轮拼装在前一级的从动轮轴上。
该省力器适合于人力作功的机械传动部分和各种需要动力设备的传动部分,节省人力、能源,提高动力的作功效率
本发明的优点是:机械传动省力器解决了现有的机械传动装置在传送动力时效率低的难题,使人工或机器在传送动力时消耗小的动力,获得大的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组链条传动的装置简图
附图(2)组链条传动装置组合原理简图
附图(3)级省力器组合传动装置原理示意简图
A1是传动装置的主动牙轮,a是A1轮的轴。B1是传动装置的从动椭圆牙轮,c1c2是椭圆牙轮的长轴线,D1D2是椭圆牙轮的短轴线,b是B1轮的轴。
具体实施方式
A1A2是拼装在同一轴上的传动装置主动牙轮,它们尺寸轮牙数目相等,a是A1A2轮的轴。m用予传动的链条。BIB2是相互错位拼装在同一轴上的从动椭圆牙轮,它们尺寸轮张目相等。C1C2是椭圆牙轮的长轴线,90度是B1B2的长轴线错位角度,再加装传动装置组,相邻长轴线角度就变的越小,D1D2是B1的短轴线,b是B1B2轮的轴。
1是前一级传动,a是主动轮的轴,b是从动轮的轴。2是后一级传动,C是2的主动轮,拼装在前一级1的从动轮轴b上,D是2的从动轮的轴。加多级传动组合如附图(3)原理示意。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都熟悉自行车的链条传动原理。在附图(1)中是一组链条传动装置,A1是传动的主动牙轮,B1是从动的椭圆牙轮,M是链条.B1椭圆牙轮中,C1C2为长轴,D1D2为短轴,当A1传来动力于B1轮C1点上,A1轮作功较为省力。在附图(2)二组链条传动装置合成省力器简易图),B1轮D1短轴转动到受力点上,此时A1轮作功较为费力。再加上一组传动装置,同样大小的牙轮与链条,二组重叠拼装在一起.主动轮与主动轮(轮牙数目相等)装在同一轴上,从动轮与从动轮(轮牙数目相等)装在同一轴上。从动椭圆牙轮B2的C1与B1的C2装配错位90度角,用B2的长轴来补充B1的短轴于受力点N上,使A1通过链条M作用于B2至b轴上的力矩不变,B1与B2中的长短轴互补,等于加大了从动轮的直径,而主动轮与从动轮的转速比没变,达到了省力的目的。因为采用了椭圆牙轮传动受力不均,有波动性,故采用了多组传动装置组合拼装在一体的形式,来弥补单组传动的不足,多组拼装是由多个同样大小主动牙轮A1与主动牙轮A1拼装在同一轴a上,与主动牙轮数目相等的多个从动椭圆牙轮B1与从动椭圆牙轮B1拼装在同一轴b上,每一个主动牙轮与从动椭圆牙轮间有一链条m。每增加一组传动装置,从动椭圆牙轮B1.与从动椭圆牙轮B1之间的长轴线C1C2与C1C2是有角度的错位装配。多组拼装从动的椭圆牙轮与椭圆牙轮长轴线都是均等角度错位,组合越多错位角度越小,传动越平稳省力。
由于椭圆牙轮的椭圆长轴线和短轴线的长短比例是有限的,为了省更多的力,可以采用多级组合的形式(如附图(3)),把图3中2的主动轮C装配在1的从动轮同一轴b上,在2的从动轴D上得到更大的力,采用多级组合更省力。本发明的优点是:机械传动省力器解决了现有的机械传动装置在传送动力时效率低的难题,使人工或机器在传送动力时消耗小的动力,获得大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津县平乐新兴铸造厂,未经孟津县平乐新兴铸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56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