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潮土区高产夏玉米的氮肥施用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65496.X 申请日: 2009-07-22
公开(公告)号: CN101720609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9
发明(设计)人: 李潮海;王宜伦;王群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21/00
代理公司: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代理人: 赵磊
地址: 450002***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潮土 高产 玉米 氮肥 施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针对潮土区高产夏玉米的氮肥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一种主要粮食作物,2008年河南省夏玉米种植面积已达到4250万亩,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玉米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改进玉米施肥技术,是保护土壤肥力,提高玉米产量、实现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也是减轻环境压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潮土是河流沉积物受地下水运动和耕作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因有夜潮现象而得名。属半水成土。其主要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集中分布于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泛滥地和低阶地。在中国,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及其以南的江苏、安徽的平原地区和长江流域中、下游的河、湖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传统的玉米施肥技术均强调促进玉米营养生长,多重视中前期施肥。如“一炮轰”施肥法,在9叶期前后一次将氮肥全部施入;“前轻后重施肥法”指拔节期(第6片叶展开时)施入氮肥总量的30-40%,大喇叭口期施入氮肥总量的60-70%;“前重后轻施肥法”指拔节期施入氮肥总量的60-70%,大喇叭口期施入氮肥总量的30-40%;“前轻中重后补施肥法”是拔节期施入氮肥总量的20-30%,大喇叭口期施入氮肥总量的50-60%,吐丝后施入氮肥总量的10-20%。这些施肥方法的共同点是将氮肥重点施在玉米生育中前期,导致前期施肥延后,后期施肥提前。随着免耕播种技术的普及,夏玉米早期表现出营养不足,而随着玉米产量水平的提高,后期氮肥吸收比例大幅度增加,因此传统的氮肥施用方法已不能满足玉米高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潮土区高产夏玉米的氮肥施肥方法,可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稳定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玉米品质,增加玉米生产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潮土区高产夏玉米的氮肥施用方法是:氮肥总用量为240-300kg·ha-1,其中在苗期施入量为72-90kg·ha-1,开沟施入并覆土;大喇叭口期施入量为72-90kg·ha-1,采用穴施或条施并及时灌水;吐丝期施入量为96-120kg·ha-1,穴施或撒施并及时灌水。

所述的苗期是指夏玉米第3片叶有50%完全展开时,大喇叭口期是指夏玉米第12片叶有50%完全展开时,吐丝期是指夏玉米花丝有50%吐出苞叶时。

所述的及时灌水是指在施肥后的24小时内灌水。

本发明人使用本发明方法在河南浚县进行了多年的对比试验。河南浚县位于河南省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太阳辐射总量110.8kJ/cm2,年日照时数2311.8h,日照平均百分率52%,平均气温13.8℃,≥10℃积温4605.5℃,≥0℃积温5135.2℃,无霜期221天,一年两熟,常年降水量627.3mm。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土壤总养分含量较高。试验的方法是:农户在玉米田中留出30m2的耕地面积,与其他玉米的管理相同,磷钾肥正常施用,大田的氮肥按常规的苗期和大喇叭口期施肥,试验地块按本发明方法施用氮肥,收获后测产,与目标产量的差值,再乘以每100kg玉米吸氮量,即可计算出氮肥适用量。或可根据目标产量法估算适宜施氮量(根据作物计划产量所需用氮量与土壤可供有效氮之差),计划施肥量=(计划产量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的养分含量×肥料的利用率)。

连续三年(2006-2008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后,玉米产量分别达到10834.45kg·ha-1、12382.59kg·ha-1和13894.06kg·ha-1,比2次施肥分别增产7.58%、5.87%和5.37%,平均增产率为6.27%,平均增产662.0kg·ha-1;穗粒数增加3.98-4.25%,百粒重增加1.40%-3.54%。收获后玉米植株氮素积累量225.36kg·ha-1、240.22kg·ha-1和256.61kg·ha-1,比2次施肥分别增加了23.03%、10.60%和9.54%;氮肥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37%、5.11%和13.98%,平均提高氮肥当季利用率9.4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54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