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段环保风冷式煤气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4986.8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得治;张法旺;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土地煤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02 | 分类号: | C10J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华 |
地址: | 450052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风冷 煤气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煤气发生炉生产煤气的方法,尤其是涉及单段环保风冷式煤 气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煤气生产多采用标准的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其生产出的煤气质量高、操 作稳定、环保等特点,但是所需投资较大,使得生产出的煤气成本较高。而采用 单段式煤气发生炉其生产出的冷煤气会产生大量的含酚废水而给环境带来污染; 同时常常发生焦油、煤灰堵塞煤气管道现象,增加了维修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生产成本低的单段环保风冷式煤气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单段环保风冷式煤气生产方法,它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来自鼓风机的空气与来自单段式煤气发生炉蒸汽包、酚水汽包的 蒸汽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饱和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将该混合后的汽 体作为气化剂经止逆阀自单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输入到炉内;同时将原料煤经加 煤机构均匀加入到单段式煤气发生炉炉体内,在高温下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煤气;
第二步、将自单段式煤气发生炉出来的煤气通入到余热旋风除尘器内进行 除尘并与余热旋风除尘器夹套内酚水换热;
第三步、将自余热旋风除尘器出来的煤气通入到自然风冷器内与大气换热; 煤气降温至100-120℃;
第四步、将自然风冷器内出来的煤气通入到间冷器内与32℃循环水换热; 煤气降温至35-40℃;
第五步、将第四步降温至35-40℃的煤气通入到电捕轻油器内进一步进行 除尘和轻油后即成净化煤气。
所述第二步除尘并与余热旋风除尘器夹套内酚水换热后的煤气降温至 200-250℃。
所述第二步中,将余热旋风除尘器夹套内经煤气加热的酚水通入酚水汽包, 酚水汽包分离出酚水蒸汽,酚水蒸汽输入到单段式煤气发生炉炉底用作气化剂; 第四步中间冷器内冷凝的含酚废水经沉淀过滤后泵入到所述酚水汽包内再利用。
由于本发明方法采用单段式煤气发生炉生产净化煤气,因此设备建设投资费 用比双段式煤气发生炉低,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本发明方法还具有 以下优点:
1、解决了单段式煤气发生炉在生产过程中焦油和煤灰堵塞煤气管现象的发 生,降低了维修费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2、净化后的酚水在余热旋风除尘器被加热后通入酚水汽包分离出酚水蒸汽, 酚水蒸汽作为气化剂被再次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避免了含酚废水对环 境的污染;
3、酚水在余热旋风除尘器被热煤气加热成酚水蒸汽,同时煤气得到冷却,起 到了节能效果。
4、采用风冷器利用自然空气对低温煤气进行降温,进一步节约了水、电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单段环保风冷式煤气生产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第一步、将来自鼓风机的空气与来自单段式煤气发生炉蒸汽包、酚水汽包的 蒸汽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气体饱和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将该混合后的气 体作为气化剂经止逆阀自单段式煤气发生炉底部输入到炉内;同时将原料煤通过 加煤机构均匀加入到单段式煤气发生炉炉体内,在高温下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煤气;
第二步、将自单段式煤气发生炉出来的煤气通入到余热旋风除尘器内进行 除尘,并与余热旋风除尘器夹套内酚水换热降温至200-250℃;同时将余热旋风 除尘器夹套内经煤气加热的酚水通入到酚水汽包,酚水汽包分离出酚水蒸汽,酚 水蒸汽输入到单段式煤气发生炉炉底用作气化剂;间冷器内冷凝的含酚废水经沉 淀过滤后泵入到所述酚水汽包内再利用;
第三步、将自余热旋风除尘器出来的煤气通入到自然风冷器内与大气换热; 煤气降温至100-120℃;
第四步、将自然风冷器内出来的煤气通入到间冷器内与32℃循环水换热; 煤气降温至35-40℃;所述间冷器内冷凝的含酚废水经沉淀过滤后泵入到所述酚 水汽包内再利用。
第五步、将第四步降温至35-40℃的煤气通入到电捕轻油器内进一步进行 除尘和轻油后即制得净化煤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土地煤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土地煤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4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