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进气式高效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3670.7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韩旭;刘敏;余福胜;李雄浩;薛永杰;韩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3 | 分类号: | B01D53/83;B01D53/4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223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进气式 高效 低阻半干法 烟气 脱硫 | ||
1.一种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包括脱硫塔本体(9),脱硫塔本体(9)的下部为其烟气混合室(12),烟气混合室(12)的下方为塔底储灰斗(11),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混合室(1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烟气入口通道(1),两个烟气入口通道(1)内对称设置有倾斜导流板(2),两个倾斜导流板(2)呈八字形分布,两个八字形分布的倾斜导流板(2)的对称面位置分布有一块防对冲导流板(3);所述塔底储灰斗(11)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小排灰口(6)和一个大排灰口(7),小排灰口(6)的上方设置有折弯结构的格栅板(5),格栅板(5)将小排灰口(6)与大排灰口(7)分隔开来,从而使大颗粒脱硫灰由大排灰口(7)排出,小颗粒脱硫灰通过格栅板(5)由小排灰口(6)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通道(1)的宽度L为0.7~0.75D,其中D为烟气混合室(12)的直径,烟气入口通道(1)的高度H为0.45~0.55L;所述倾斜导流板(2)的长度为0.3~0.35H,倾斜导流板(2)的宽度与烟气入口通道(1)的宽度L相同,倾斜导流板(2)的水平倾角为60~70°;所述防对冲导流板(3)的长度为0.5~0.6H,防对冲导流板(3)的宽度与烟气混合室(12)的直径D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5)由倾斜段栅板(5a)和竖直段栅板(5b)组成,倾斜段栅板(5a)的水平倾角β=10~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5)的倾斜段栅板(5a)的水平倾角β=1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5)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脱硫灰料位计(13),所述格栅板(5)的顶部周边设置有至少一个吹灰器(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5)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脱硫灰料位计(13),所述格栅板(5)的顶部周边设置有至少一个吹灰器(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5)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脱硫灰料位计(13),所述格栅板(5)的顶部周边设置有至少一个吹灰器(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排灰口(6)设置在塔底储灰斗(11)的底部一侧,大排灰口(7)设置在塔底储灰斗(11)的底部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排灰口(6)和大排灰口(7)的出口呈正方形,大排灰口(7)的边长a=0.05~0.06D,其中D为烟气混合室(12)的直径,小排灰口(6)的边长b=0.5a~0.65a;所述格栅板(5)的竖直段栅板(5b)设置在大排灰口(7)的边缘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向进气式低阻半干法烟气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板(5)的竖直段栅板(5b)的高度为大排灰口(7)的边长a的1.2~1.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凯迪电力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36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