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圆弧立面环形埋刮板输送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3570.4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辛祖善;吕平;向绪杰;扶元坤;姚景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宜都运机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9/14 | 分类号: | B65G19/14;B65G19/18;B65G19/20;B65G19/28;B65G21/20;B65G23/04;B65G23/06;B65G23/44;B65G39/00;B65G39/1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 钢 |
地址: | 4433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 环形 埋刮板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散料输送的埋刮板输送机,特别是一种大圆弧立面环形埋刮板输送机。
背景技术
焦化厂输送焦煤时,平煤器左右运动,将焦炉上的焦煤扫下来,落下来的焦煤由行走的推焦车汇集,通过一种提升机将焦煤提升,经过装在行走推焦车上的水平焦煤埋刮板输送机,再输送到其它输送设备上。这里所说的一种提升机安装装在行走的推焦车上,由于行走的推焦车空间有限,而现有的提升机外形尺寸较大,其结构和形式都不便于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圆弧立面环形埋刮板输送机,可以以较小的外形尺寸实现在垂直平面内提升物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圆弧立面环形埋刮板输送机,包括卸料漏斗、加料口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头轮连接,头部、尾部、变形过渡段、空载垂直段、空载弯曲段、进料弯曲段、承载弯曲段、承载垂直段和上回转段依次连接成扁环形,上回转段与头部和尾部组成上方的大圆弧,空载弯曲段、进料弯曲段、承载弯曲段组成下方的大圆弧,其内设有刮板链条,头轮和尾轮通过刮板链条连接。
头部和尾部首尾相连,并安装在同一节内。
头部中的头轮采用齿形链轮,尾部中的尾轮采用光面轮。
承载弯曲段上设有下导轮装置,上回转段上设有上导轮装置,下导轮装置和上导轮装置中设有齿形链轮。
上回转段上还设有导轮装置,导轮装置4中的导轮为V形的光面轮。
空载弯曲段、进料弯曲段、承载弯曲段和上回转段外形均为弧形。
空载弯曲段、进料弯曲段、承载弯曲段和上回转段的承载弧形面上设有耐磨导轨。
刮板链条采用外向布置。
刮板链条与头轮啮合的包角大于90°,小于180°;刮板链条与尾轮的包角小于90°。
变形过渡段内设有导向板。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圆弧立面环形埋刮板输送机,通过将头部、尾部、变形过渡段、空载垂直段、空载弯曲段、进料弯曲段、承载弯曲段、承载垂直段和上回转段依次连接成扁环形,采用大圆弧段部分代替水平直线段,从而减少了占用空间,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头部和尾部首尾相接,并安装在同一节内,刮板链条与头轮啮合的包角大于90°,小于180°;刮板链条与尾轮啮合的包角小于90°,头轮包角较大,齿形链轮与刮板链条之间的啮合更加可靠,便于扭矩的传递,尾轮包角较小,使采用光面轮的尾轮与刮板链条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从而减少了力矩的浪费,同时尾轮也可以起到张紧轮的作用。变形过渡段较短,其内设有导向板,可以使刮板链条平稳过渡到空载垂直段内。头部和尾部设在这里也代替了部分的圆弧段,减少了一个托轮,也减少了占用空间。
弯曲段包括空载弯曲段、进料弯曲段、承载弯曲段和上回转段,物料从加料口到垂直提升是靠弯曲段实现的。它是输送机磨损最严重的一个部件,其承载壳体与刮板链条之间的运行间隙最小。各个弯曲段上设置的导轮装置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减小了运行阻力,降低了弯曲段的磨损。在空载弯曲段、进料弯曲段、承载弯曲段和上回转段的承载弧形面上设有耐磨导轨,从而增加了各个弯曲段的使用寿命。弯曲段外形为弧形,且均为大圆弧结构,断面为矩形的封闭壳体,两端为平法兰,这种结构便于加工和安装。
刮板链条既是牵引构件,又是带动物料的输送元件,采用了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刮板链条在机内为外向布置,这样的方式便于安装和维修。
驱动装置是一个独立的部件,它主要是由电机、减速器、驱动装置架、传动链条及大、小链轮组成。电机与减速器采用直联,可以更有效的节约空间。
本发明将弯曲段设计成大圆弧结构,并采用大圆弧结构来代替部分水平直线段,从而缩短输送长度,所占用的空间较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大圆弧立面环形埋刮板输送机,包括卸料漏斗15、加料口7和驱动装置17,驱动装置17通过传动机构与头轮20连接,头部1、尾部2、变形过渡段3、空载垂直段5、空载弯曲段6、进料弯曲段19、承载弯曲段8、承载垂直段10和上回转段13依次连接成扁环形,上回转段13与头部1和尾部2组成上方的大圆弧,空载弯曲段6、进料弯曲段19、承载弯曲段8组成下方的大圆弧,其内设有刮板链条11,头轮20和尾轮21通过刮板链条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宜都运机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宜都运机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3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