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生物富硒蛹虫草的培养基配方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2212.1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南;陶昆成;胡慰红;彭情重;罗书林;王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圣峰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C05D5/00;C05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生物 富硒蛹 虫草 培养基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菌栽培方法中使用的生长基质配方。尤其适用于生产生物富硒蛹虫草的培养基配方。
技术背景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不仅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蛹虫草子实体中含有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超氧化物歧化酶、核苷酸、微生物等,具有镇静、抗疲劳、抗肿瘤、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等功效。
富硒蛹虫草是以北虫草菌种经人工组织富硒培养基和生物转化条件而培植、加工的蛹虫草制品,实验研究表明,富硒蛹虫草除具有天然虫草的化学业成份和药理作用外,还含有丰富的硒酸脂多糖,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等有机硒化合物,其抗衰老、抗肿瘤和强壮滋补优于天然蛹虫草和其他人工培植蛹虫草子实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生长基质配方,用已有生产方法,即可生产出生物富硒蛹虫草。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生产生物富硒蛹虫草的培养基配方,500ml瓶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0.3g-2.0g,KH2PO40.03g~0.1g、硫酸镁0.01g-0.05g,维生素B12mg~8mg,活体蚱蚕蛹40g-120g,硒29.5ug-700ug。
本发明生产生物富硒蛹虫草的培养基配方的硒含量是使用浓缩富硒泉水加入。
生产生物富硒蛹虫草的培养基配方由含有葡萄糖、磷酸二氢纳、硫酸镁、维生素B1、活体蚱蚕蛹、浓缩富硒矿泉水为原料配制而成。其配制方法是取配方中除活体蚱蚕蛹的其它原料混合,加适量浓缩富硒泉水和蒸馏水热溶,灭菌,并用少量蒸馏水定容作为营养液备用。取灭菌后的活体蚱蚕蛹于培养瓶中,展开,均匀加入上述营养液,即为富硒蛹虫草培养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本工艺所培养的生物硒虫草子实体中的含硒量可以人工控制,且操作简单稳定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生产生物硒虫草的培养基配方与文献方法有显著差异。在配方上充分利用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丰富本地资源,浓缩富硒矿泉水,硒的有机转化率高。本发明的生产富硒蛹虫草的培养配方,可根据用户需求的有机硒含量标准,供应含硒量5~110mg/kg的富硒蛹虫草。
使用本发明的生产生物硒虫草的培养基生产富硒蛹虫草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培养基的制备:先取葡萄糖10g~20g,KH2PO40.5g~1g、硫酸镁0.1g~0.5g、维生素B10.05g溶解在1000毫升的自来水中,加入适量浓缩硒矿泉水,灭菌,并用蒸馏水定容制成培养液,备用,再选用直径10cm的培养瓶将已消毒灭菌的活体蚱蚕蛹于栽培瓶中展开,均匀加入上述营养液,瓶口用聚丙烯箔膜封紧。
2、接种:将耐硒力强,硒转化率高的优质液体菌种在无菌洁净条件下按每瓶2~10ml的比例,均匀注入蛹体表面,同时将瓶口封紧。
3、将接种的培养瓶移入暗房中,控制温度10~22℃,待菌丝侵染虫体,一般12~20天菌丝完全侵染虫体。
4、待菌丝完全侵染虫体后,增加强度为100~1000勒克斯的散漫光照射,每天不少于14小时,3~5天后菌丝由白色转为桔黄色,控制温度15~25℃,待子实体萌发生长。
5、约50~70天培养后,子实体成熟,采收。
国内资料表明,研究蛹虫草富硒的不多,且天然虫草硒含量极低,仅在0.22~0.96mg/kg之间,本发明的生产富硒蛹虫草的培养基配方和培植工艺条件,可根据用户需求的有机硒含量标准,供含硒5~110mg/kg的富硒蛹虫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本发明生产含硒量为5ug/g富硒蛹虫草子实体的培养基配方是:按500ml培养容器装入量计:含葡萄糖1g,KH2PO40.08g,维生素B14mg,MgSO40.05g,活体蚱蚕蛹70g,取配方中除活体蚱蚕蛹的其它原料混合,加适量富硒矿泉水和自来水热溶,并用少量蒸馏水定容至10ml作为营养液备用,同时根据硒矿泉水的硒浓度调节添加量,使每瓶含硒总量为29.5ug,然后将灭菌后的活体蚱蚕蛹于培养瓶中展开,均匀加入上述营养液,完成培养基的配制。按上述工艺流程培植蛹虫草子实体,可得含硒量5ug/g的富硒蛹虫草子实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圣峰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圣峰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2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检测口气的智能手表
- 下一篇:一种通过USB下载音乐的闹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