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小室电缆进线接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0657.6 | 申请日: | 200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7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万保权;邬雄;张广洲;张小武;王勤;蒋虹;谢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B1/16 | 分类号: | H02B1/16;H01B9/02;H01B13/00;H03H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 杰 |
地址: | 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小室 电缆 接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兼容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变电站 保护设备屏蔽小室电缆进线接地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建设飞速发展,目前全国已形成500kV电压等级输电线路 为主干骨架的电力网络,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即以500kV电压等级为送 出线路等级的输变电工程,三峡工程的投产运行极大的满足了我国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用电需求。
输变电工程包括输电和变电两个部分,变电站即执行其中的变电任 务。由于变电站带电一次高压设备多,密集程度大,随着电压等级的提 高,电磁环境越发复杂。500kV变电站电压等级高,其开关场地的电磁环 境的复杂性、严酷性,使得人们对这些安装在现场的二次设备的安全性、 工作可靠性等问题提出疑问。为了给现场运行的二次设备提供安全工作 的电磁环境,采用屏蔽小室作为抗干扰的措施来解决保护及下放技术的 应用和强电磁环境的矛盾,是国内500kV变电站建设和运行现行的一种 方式。
由于屏蔽小室的屏蔽效能与其结构是密切相关的,孔洞对屏蔽小室 的屏蔽性能有极大的影响,而过多的孔洞、缝隙将导致屏蔽的完整性损 失,从而使得屏蔽小室失去应有的保护效果。但是由于二次设备的信号 电缆、电力电缆进出屏蔽小室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解决保护小室电缆 穿墙带来的屏蔽失效的问题目前仍未彻底解决,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屏蔽 小室的结构设计和输变电工程的建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从屏蔽小室穿墙电缆结构入手,分析影响屏蔽效能 的因素,针对进出屏蔽小室的电缆的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小电缆进出屏 蔽小室的孔洞带来的屏蔽效能损失,而提供一种屏蔽小室电缆进线接地 方法,从而保证屏蔽小室的屏蔽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总结出变电站的 干扰源的特性和强度,然后分析变电站电磁电缆进出屏蔽小室时屏蔽性 能的改变原因与机理,通过机理的分析确定电缆接地要求,通过对设计 要求选择合理的电缆接地方式,并针对接地方式进行接地装置的开发,
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骤:分析变电站干扰源特性:
实施手段:总结国内外资料以及针对具体变电站进行干扰源的特性 测试,获取变电站进行干扰源的特性及强度;
第二步骤:分析电缆进出屏蔽小室时屏蔽性能的改变原因与机理:
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能量通过传导性耦合 和辐射性耦合来进行传输。屏蔽是通过由金属制成的壳、盒、板等屏蔽 体,将电磁波局限于某一区域内的一种方法。由于辐射源分为近区的电 场源、磁场源和远区的平面波,因此屏蔽体的屏蔽性能依据辐射源的不 同,在材料选择、结构形状和对孔缝泄漏控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电屏 蔽的实质是减小两个设备(或两个电路、组件、元件)间电场感应的影 响。电屏蔽的原理是在保证良好接地的条件下,将干扰源所产生的干扰 终止于由良导体制成的屏蔽体。因此,接地良好及选择良导体做为屏蔽 体是电屏蔽能否起作用的两个关键因素。磁屏蔽的原理是由屏蔽体对干 扰磁场提供低磁阻的磁通路,从而对干扰磁场进行分流,因而选择钢、 铁、坡莫合金等高磁导率的材料和设计盒、壳等封闭壳体成为磁屏蔽的 两个关键因素。对于实用屏蔽体的关键在于:
1)屏蔽体的导电连续性:这指的是整个屏蔽体必须是一个完整的、 连续的导电体。这一点在实现起来十分困难。因为一个完全封闭的屏蔽 体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如一个实用的机箱上会有很多孔缝造成屏蔽: 通风口、显示口、安装各种调节杆的开口、不同部分的结合缝隙等。由 于这些导致导电不连续的因素存在,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如 何处理,屏蔽体的屏蔽效能往往很低,甚至没有屏蔽效能。
2)不能有直接穿过屏蔽体的导体:一个屏蔽效能再高的屏蔽体,一 旦有导线直接穿过,其屏蔽效能会损失99.9%(60dB)以上。但是,实际 总会有电缆进出,如果没有对这些电缆进行妥善的处理(屏蔽或滤波), 这些电缆会极大的损坏屏蔽体。妥善处理这些电缆是屏蔽设计的重要内 容之一。(穿过屏蔽体的导体的危害有时比孔缝的危害更大)
第三步骤:确定电缆接地要求:
由分析看来保证屏蔽体屏蔽效能的方式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屏蔽体 的导电连续性;其二,因为在屏蔽体上有孔洞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开发 相应的滤波装置是妥善处理进出屏蔽体的电缆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