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9885.1 | 申请日: | 2009-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8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曹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宇中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48 | 分类号: | B28C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式 混凝土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机,尤其是具有振动结构的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搅拌机是把具有一定配合比的砂、石、水泥和水等物料搅拌成均匀的符合质量要求的混凝土的机械,通常由电动机、支撑架、搅拌筒、搅拌轴、叶片组成。混凝土搅拌机作为一种工程机械,广泛应用在各项工程中,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混凝土搅拌机按搅拌原理的不同它可以分为自落式与强制式两大类。自落式搅拌机的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片,当搅拌筒绕水平轴旋转时,叶片不断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掺合。强制式搅拌机主要是根据剪切机理进行混合料搅拌,搅拌机中有随搅拌轴转动的叶片。
中国专利CN1538900号所公开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申请号:02815268.9),安装框架支持混凝土搅拌机的转筒,利用安装板固定振动装置;在安装板的左右两端整体地形成一对支架,在支架前端,轴支的旋转滚子和转筒的外周接触;振动装置的振动,从安装板支架轴支的旋转滚子传输到转筒,转筒一边旋转一边振动。这项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振动装置的振动,从安装板支架轴支的旋转滚子传输到转筒,振动力会因为中间传递环节而衰减,直接影响振动效果。
另一方面,目前,机械式激振器和电磁式激振器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结构如火箭、导弹、飞机、船舶、机床、火车、汽车、摩托车、空调、洗衣机、房屋建筑、桥梁等结构的振动试验和零部件疲劳试验,也可用于振动时效处理,振动切削和地质勘探等。其中,机械式激振器是利用离心力施加周期性荷载的,而电磁式激振器是利用磁极的性质施加荷载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切实提高振动效果,节约能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除了由电动机、支撑架、搅拌筒、搅拌轴、叶片组成外,还具有振动结构;振动结构由激振器、连接电线、控制开关组成;激振器通过焊接固定在搅拌筒的顶部,不会受到沙石和泥水的污染;连接电线连接激振器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固定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操作台上,并与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电源相连接。激振器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电线连接激振器、控制开关具体形式为常识,这里不再赘述。当本发明使用时,操作人员打开控制开关,激振器将振动力直接加载在搅拌筒上,切实提高振动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具有积极的效果:振动结构由激振器、连接电线、控制开关组成,激振器通过焊接固定在搅拌筒的顶部,连接电线连接激振器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固定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操作台上,并与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电源相连接,结构简单,不会受到沙石和泥水的污染;使用时操作人员打开控制开关,激振器将振动力直接加载在搅拌筒上,切实提高振动效果和混凝土得混和质量,节约能源,适用于所有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看附图:
附图1表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1所示的结构包括:进料口1,激振器2,搅拌筒3,出料口4,支撑架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除了由电动机、支撑架5、搅拌筒3、搅拌轴、叶片组成外,还具有振动结构;振动结构由激振器2、连接电线、控制开关组成;激振器2通过焊接固定在搅拌筒3的顶部,不会受到沙石和泥水的污染;连接电线连接激振器2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固定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操作台上,并与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电源相连接。激振器2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电线连接激振器2、控制开关具体形式为常识,这里不再赘述。当本发明使用时,操作人员打开控制开关,激振器2将振动力直接加载在搅拌筒3上,切实提高振动效果。
本发明保护范围涉及上面所述的所有变化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宇中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市宇中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9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体自动退棒机
- 下一篇:多关节联动多指灵巧手